范云《赠俊公道人》阅读答案

赠俊公道人
【南朝】范云
秋蓬飘秋甸,寒藻泛寒池。
风条振风响,霜叶断霜枝。
幸及清江满,无使明月亏。
月亏君不来,相期竟悠哉!
1.诗歌前四句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一种赏析。(5分)
2.请简要分析诗歌的后四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6分)

参考答案
1. (5分)示例1.视觉和听觉的结合(2分)。第一二两句写清寂的秋野上飘飞起数不完的枯蓬,寒冽的水池边漂浮着静静的萍藻,是视觉描写;第三四两句写时时振响树条的萧萧风声和纷纷飘坠的瑟瑟霜叶,是听觉描写。两者相结合,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3分)
示例2.寓景于情,借景抒情。(2分)枯蓬和萍藻在天地间,在水池中是飘浮不定的,诗人借这两种意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在人世间流徙不定的关切和牵挂。借风声和落叶声,营造出凄冷悲凉的氛围,表现出诗人辗转不眠的孤寂以及对友人到来的一种期盼。(3分)
示例3.词语上的回环反复(2分)。这两联都运用了句中复字回环的方式:首句以“秋蓬”引出“秋甸”,二句以“寒池”回应“寒藻”,三句“风条”、“风响”,四句“霜叶”、“霜枝”,各在句中回环相复。在回环往复之间,顿使秋气更浓、寒意更深、风声更凄、霜色更重。以此衬托诗人秋寒风霜中的情思,愈加有一种凄清深沉之感。(3分)
【评分标准】选择一点回答即可。写出特点2分,结合诗句分析3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 (6分)(1)期待。作者看到清江渐及满潮,想到月明相会之时即将到来,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2)担心。劝友人千万不要耽误了行程,要赶上这潮满月圆的时候,不要辜负了这明月,对友人能否如期而至有些担心。(3)失望。眼看明月渐渐亏缺了,而友人依然不见,诗人感到一些惆怅和些许的失望。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9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寄校书七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寄校书七兄 李冶 (唐) 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  不知芸阁吏①,寂寞竟何如? 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   因过大雷岸②,莫忘几行书。 【注】①芸…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66
  • 袭人的原名?

    袭人的原名? A、碧痕 B、琥珀 C、翠缕 D、珍珠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51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答案附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9
  • 赵长卿《临江仙·暮春》阅读答案

    临江仙·暮春 宋  赵长卿①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②,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3
  • 崔涂《江雨望花》阅读答案

    江雨望花  崔涂 细雨满江春水涨,好风留客野梅香。 避秦不是无归意[注],一度逢花一断肠。 注:避秦,即逃避秦末乱世。此指逃避唐末乱世。 古人论诗有“以哀景写…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62
  • 木兰诗的虚词

    木兰诗的虚词   引导语:木兰诗的虚词有哪些?下面由小编告诉你们吧,欢迎阅读!   木兰诗的虚词   卑:   (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