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阅读答案及赏析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唐•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1.(5分)这道诗表达诗人怎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6分)这首诗中间两联抒写情感很有特色,试加以分析鉴赏。
参考答案:
1.(5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除夜孤独的思乡之情与羁旅漂泊之苦。(2分)诗人长途漂泊,来到异乡,正值除夕之夜,窗外乱山残雪,自己只能与孤独的灯烛为伴,远离家乡亲人,身边知心的话只能说向僮仆,思乡之情由衷而来,漂泊之苦泛上心头。(3分)
2.(6分)反衬(对比衬托)。(1分)窗外的残雪寒冽,诗人在异乡只能以一支灯烛来感受春的气息,更加反衬出他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之苦。与家乡亲人远离,现在只能把这种情感寄托在僮仆的身上,从而反衬出诗人的思乡之情。(2分)
  融情寓景。(1分)诗人描写了一副山影散乱、残雪映夜的景象,却包涵着浓浓的思乡情感。(2分)
  (也可以从虚实想象等表现手法角度作答,能结合诗句言之成理即可。)

赏析:
此诗写除夕之夜旅居之感怀。崔涂曾长期流落于湘、蜀一带,此诗为诗人客居四川时所作。此诗抒写诗人避乱流离巴蜀,旅途之中适逢除夕之夜的惨淡心情。全诗核心是一个“悲”字。首联即对,起句点地,次句点人,气象阔大;颔联写除夕客居异地的孤独;颈联写亲眷远离,僮仆成了至亲,再烘托“独”字;尾联点出时逢除夕,更不堪漂泊。全诗流露出浓烈的离愁乡思和对羁旅的厌倦情绪。

首联“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写离乡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感叹三巴道路的迢远,感叹与故乡的万里相隔。诗人只身流离万里之外,举目无可亲之人,生活的艰辛,生命的危险,如影随形地纠缠着他。“迢递”“羁危”用字精炼而准确,让人顿感起笔之突兀。同时,“三巴路”“万里身”又显得气象宏大,真可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生动地反映出巴蜀的山川形势。虽是深挚地抒发飘泊天涯的无限情怀,却并不给人以萧瑟的感觉。
颔联“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具体地描绘出了异乡除夜的凄凉。住所外面,是覆盖着残雪的乱山;屋里,孤零零的一支蜡烛陪伴着诗人。“乱山”、“残雪”既是写旅居的环境,也是在烘托诗人除夕之夜的纷乱、凄凉的心清。写山用一“乱”字,展现其杂乱的形态,借以写诗人诸事纷杂的心态;写雪用一“残”字,既扣住了时令,又写出残冬余寒未消,借以表现心境的凄冷。此二字皆诗人匠心运筹、刻意锤炼的笔墨。“孤烛”二字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往年过除夕,合家团聚,虽说生逢乱世,节日清贫,总还是快慰的;如今过除夕,却是独自一人处在异乡,论相伴者,只有无言的蜡烛,而蜡烛又是孤独一支,“孤烛”照孤客,孤客对“孤烛”,物态人情,相互映衬,有力地揭示出诗人孤苦的心境。此句与马戴的《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一句,可谓是异曲同工,同样扣人心弦,读来令人心碎。
颈联“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真切地写出了久别家乡之人常有的亲疏情感。文字虽直朴,道情却非常细腻曲折。在家时,有骨肉相伴,自然感觉不到僮仆的可亲之处;如今飘泊在外,远离了亲人,与骨肉远隔,无法与亲人们一同迎接新年,故而对于身边朝夕相处的僮仆才倍感亲近,同时也为除夕增添了一些欢乐。对僮仆感情的转变,固然是好事,但这也暗中陈述诗人当时处境的寂寞孤独和生活的拮据困窘。诗人用笔巧妙,明写“情亲”之乐,暗道羁旅之苦,于无字之处发出一片浩叹。此联语言质朴,感情细腻,与第二联互相映衬,真挚感人。
尾联“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归结本题意旨,言不堪在这飘泊的生涯里过此除夕,想到明日又增一岁不禁愁苦万分。所以,诗人寄希望于新年,祈祷不再漂泊流离,显得顺理成章,真切自然。这种结尾统摄了全篇的情感,把叹羁旅、思故乡、念骨肉、感孤独诸多纷杂的心绪归为“那堪”二字,以强化之,又用“明日岁华新”把这些思绪框定在“除夜”,意境鲜明,结构严谨。句中的“明日”紧扣题中的“除夜”二字,于篇末点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堪忍受的异乡飘泊,希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离愁乡思,发泄无余。
全诗语言朴素,铅华皆无,于平实之处涌动真情,意境苍凉,语言工丽,感情真挚,刻画细腻,情韵幽绝,感人至深。“乱山”一联堪称佳句,令人回味无穷。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91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郑燮《题画》阅读答案与鉴赏

    题画   (清)郑燮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1.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第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竹子身处的恶劣环境…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52
  • 张绣在谁的劝说下投降了?()

    张绣在谁的劝说下投降了?() A.贾诩(正确答案) B.刘晔 C.郭嘉 D.程昱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81
  • 《客中忆二女》《梦微之》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客中忆二女 【明】高启 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 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梦微之 【唐】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nbs…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28
  • 贺铸《踏莎行》阅读答案及赏析

    踏莎行 (宋)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1.有人认为上阕最后…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0
  • 权德舆《江城夜泊寄所思》阅读答案

    江城夜泊寄所思 权德舆 客程殊未极,舣棹泊回塘. 水宿知寒早,愁眠觉夜长. 远钟和暗杵,曙月照晴霜. 此夕相思意,摇摇不暂忘. [注]摇摇即遥遥. (1)颈联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请简…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8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周起渭《西湖》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饮湖上①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②晴方好③,山色空濛④雨亦奇⑤。 欲把西湖比西子⑥,淡妆浓抹总相宜⑦。 西湖 【清】 周起渭⑧ 天边明月光难并,人世西湖景不同。 若把西湖比…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