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 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 计程今日到梁州。

破:破除,解除。
酒筹:饮酒时用以记数或行令的筹子。
天际: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计程:计算路程。梁州:地名,在今陕西汉中一带。

1.谁在“计程”?谁“今日到梁州”?(2分)
2.据白居易的文章记载,首句原为“春来无计破春愁”。与现在的首句“花时同醉破春愁”比较,你认为哪句好?请作简要赏析。(5分)[原创]

答案:
1.(2分) 白居易(或作者与李十一); 元九(元缜、“故人”)
2.“醉”为下文“醉枝”铺垫,使起句与次句联系紧密,且“花”开时节与“醉”酒折枝相映(衬托)成趣;(2分)首句为三、四句“忽忆”伏笔,可见转句波澜之美。(1分)

翻译
花开时我们一同醉酒以销春之愁绪,醉酒后盼着了花枝当做喝酒之筹码。
突然间,想到老友远去他乡不可见,屈指算来,你今天行程该到梁州了。

赏析:
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这首诗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809年(元和四年),元稹奉使去东川。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
诗的首句,据当时参加游宴的白行简在他写的《三梦记》中记作“春来无计破春愁”,照说应当是可靠的;但《白氏长庆集》中却作“花时同醉破春愁”。一首诗在传钞或刻印过程中会出现异文,而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也会反复推敲,多次易稿。就此诗来说,白行简所记可能是初稿的字句,《白氏长庆集》所录则是最后的定稿。诗人之所以要作这样的修改,是因为在章法上,诗的首句是“起”,次句是“承”,第三句当是“转”。从首句与次句的关系看,把“春来无计”改为“花时同醉”,就与“醉折花枝”句承接得更紧密,而在上下两句中,“花”字与“醉”字重复颠倒运用,更有相映成趣之妙。再就首句与第三句的关系看,“春愁”原是“忆故人”的伏笔,但如果一开头就说“无计破春愁”,到第三句将无法显示转折。这样一改动,先说春愁已因花时同醉而破,再在第三句中用“忽忆”两字陡然一转,才见波澜起伏之美,从而跌宕出全篇的风神。
这首诗的特点是,即席拈来,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而情意的表达,主要在篇末“计程今日到梁州”一句。“计程”由上句“忽忆”来,是“忆”的深化。故人相别,居者忆念行者时,随着忆念的深入,常会计算对方此时已否到达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这里,诗人意念所到,深情所注,信手写出这一生活中的实意常情,给人以特别真实、特别亲切之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9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毛奇龄《南柯子﹒淮西客舍接得陈敬止书,有寄》阅读答案

    南柯子﹒淮西客舍接得陈敬止书,有寄 毛奇龄① 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②。相逢风雪满淮西,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③。 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长安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注】…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9
  • 经典散文:我从诗经中走来

    经典散文:我从诗经中走来   烟波,雨雾中,我便是那素衣而舞的女子,只为寻得那一眼回眸的深情,只为伴你这一世的寂寞风尘,于是,我来了,从远古的诗经中走来了。——题记   遇见,于平…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0
  • 白居易《邓州路中作》阅读答案附赏析

    邓州路中作 白居易 萧萧谁家村,秋梨夜半坼? 漠漠谁家园,秋韭花初白? 路逢故里物,使我嗟行役。 不归渭北村,又作江南客。 去乡徒自苦,济世终无益。 自问波上萍,何如涧中石! 注:…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4
  • 边塞诗赏析方法及试题解析技巧分析

    一、边塞诗”是以反映边界战争和征战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1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王翰&…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8
  • 王维《渭川田家》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虚落,  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nb…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7
  •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阅读答案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陈亮①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②?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顶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