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诗》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悟道诗 
(宋)某尼
近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1.宋人诗多重理趣,这首诗诗人悟出的道理是:                 。(2分)
2.选出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前两句从时、空两个方面分别写寻春之事,“尽日”言历时久,“踏遍”言行程广。
  B.“陇头云”属于用典,借指梅花。南朝陆凯有《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C.第三句中的“笑”字,表现了诗人的顿悟,有柳暗花明之妙。
  D.末句写“春已十分”,既是写梅花之烂漫春色之浓烈,也表现诗人对于凡尘的思恋。
3.有人说,“归来笑拈梅花嗅”的“嗅”字最为传神,请加以评说。(4分)

【参考答案】
1.风景往往不在遥远的地方,有时就在你的身边,要善于发现。(2分)
2.D(此诗不关凡尘与佛门的旨意,仅仅写出寻春悟道的体验。2分。)
3.“嗅”字一方面写出了梅花的风神,梅花暗香浮动的特征显现了出来;(2分)另一方面,“嗅”字的动作,又传达出诗人会心的喜悦,还展现了她赏玩不已的痴迷情态。(2分)

译文
费尽了时光寻找——
盎然的春意
却见不到春的踪迹,
脚下的芒鞋
已踏遍了——
笼罩在山头的白云。
重返家园
将梅花拿在手指间轻转
偶然一嗅,
哎!禁不住暗笑自己——
就在这眼前的枝头上
春意正热闹十分。

简析
全诗描述主人公虽历经千辛万苦,寻春而不得,最后却又偶然得到的经过,借以说明悟道的经历。
作者描绘这一寻春的过程,意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自然妙道,原在人心之上,只是人们没有发现罢了,所以,一切向外的努力都是枉然。越是执着不放,就越发南辕北辙。要善于变换思维角度,这样才能体悟到其中的禅机妙理。

赏析
前两句从时间 空间两个方面写寻春之事尽日言历时久,踏遍言行程广,第三句一个“笑”字表现了诗人的顿悟,有柳暗花明之妙,末句已十分更写出梅花的烂漫 春色的浓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9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课本剧

    木兰诗课本剧   木兰诗课本剧,一起来看看吧。   一、课文导读   (一)文题诠释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是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女英雄。木兰在历史中不一定确有其人…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9
  • 励志诗经经典语录

    励志诗经经典语录   我们的诗经也有很多经典语录的’,那么,下面请看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励志诗经经典语录,希望大家喜欢。   励志诗经经典语录:  1. 青青子衿,悠悠…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8
  • 李商隐《代赠》《虞美人》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代  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①,同向春风各自愁。 [注]①丁香结:指丁香之花蕾丛生如结。 虞美人…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8
  • 甘夫人亡后,孙权依周瑜之计,派何人去刘备处提亲?

    甘夫人亡后,孙权依周瑜之计,派何人去刘备处提亲? A.鲁肃 B.张昭 C.步骘 D.吕范 正确答案:D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91
  •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摸鱼儿① 【金】元好问     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rdq…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4
  • 于吉是何方的道士?

    于吉是何方的道士? A.三清观 B.琅琊宫 C.紫虚观 D.二仙宫 正确答案:B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