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登赤壁山》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赤壁
杜牧(唐)①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②春深锁二乔。

登赤壁山  
魏裳(明)③
江南江北昼阴阴,指点前朝感慨深。
夹岸寒涛喧赤壁,空原野烧隔乌林。
山种已没三分迹,天地仍含百战心。
击楫中流回首处,荒烟满树夕阳沉。
注:①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②铜雀即铜雀台,铜雀台位子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城两南,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水井三台,即史书中之“邺三台”。 ③魏裳,蒲圻(今湖北赤壁)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至山西副使。后罢官归籍。
1.两首诗都借古兴怀,在体裁上有何不同?两首诗都以赤壁之战为写作背景,但抒发的感情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
2.两首诗的尾句在写法各有何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杜牧诗为绝句,魏裳诗为律诗。(1分)杜牧的诗在若无“周郎”借东风这一胜利原因的假想中,表达出对军事才能的推崇,或借史实一吐心中的不平之气。(2分)魏裳的诗重在对赤壁之战后苍凉景象的描写,借此反映了嘉靖年间战事频繁、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体现出对战争的厌恶。(2分)
2.杜牧诗尾句运用了以小见大(或“借代”或“象征”)的写法,诗中借大乔、二乔两位地位特殊的女子来泛指东吴统治阶级,以铜雀台指代曹魏政权,“铜雀春深锁二乔”貌似小事,实则象征东吴灭亡。这种手法让诗歌内涵更丰富,更具情味。(3分)魏裳诗尾句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写眼前野树荒烟缭绕、残阳低沉、满目荒芜,以景物描写收束全诗,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笼上了一层凄怆意绪,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3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9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中的故事情节

    木兰诗中的故事情节   导语:木兰诗中的故事情节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木兰诗中的故事情节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歌,代表…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1
  • 古典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及答案

    御街行 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52
  • 苏舜钦《夏意》高骈《山亭夏日》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山亭夏日            高骈①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3
  •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浪淘沙    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行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5
  • 刘长卿《别严士元》阅读答案附赏析

    别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晴?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nbsp…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2
  • 宋琬《江上阻风》阅读答案及赏析

    江上阻风 宋琬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宋琬在顺康年间,因被人诬告曾两次下狱,释放后长期赋闲。康熙十一年,年近花甲的宋琬又被起任四…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