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登赤壁山》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赤壁
杜牧(唐)①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②春深锁二乔。

登赤壁山  
魏裳(明)③
江南江北昼阴阴,指点前朝感慨深。
夹岸寒涛喧赤壁,空原野烧隔乌林。
山种已没三分迹,天地仍含百战心。
击楫中流回首处,荒烟满树夕阳沉。
注:①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②铜雀即铜雀台,铜雀台位子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城两南,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水井三台,即史书中之“邺三台”。 ③魏裳,蒲圻(今湖北赤壁)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至山西副使。后罢官归籍。
1.两首诗都借古兴怀,在体裁上有何不同?两首诗都以赤壁之战为写作背景,但抒发的感情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
2.两首诗的尾句在写法各有何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杜牧诗为绝句,魏裳诗为律诗。(1分)杜牧的诗在若无“周郎”借东风这一胜利原因的假想中,表达出对军事才能的推崇,或借史实一吐心中的不平之气。(2分)魏裳的诗重在对赤壁之战后苍凉景象的描写,借此反映了嘉靖年间战事频繁、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体现出对战争的厌恶。(2分)
2.杜牧诗尾句运用了以小见大(或“借代”或“象征”)的写法,诗中借大乔、二乔两位地位特殊的女子来泛指东吴统治阶级,以铜雀台指代曹魏政权,“铜雀春深锁二乔”貌似小事,实则象征东吴灭亡。这种手法让诗歌内涵更丰富,更具情味。(3分)魏裳诗尾句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写眼前野树荒烟缭绕、残阳低沉、满目荒芜,以景物描写收束全诗,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笼上了一层凄怆意绪,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3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9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语言特点

    木兰诗语言特点   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木兰诗语言特点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木兰诗语言特点   《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8
  • 情景交响乐木兰诗篇分析

    情景交响乐木兰诗篇分析   情景交响音乐《木兰诗篇》艺术形式新颖、独特,自公演以来,得到国内外音乐界的肯定和赞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本文拟从该作品产…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7
  • 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阅读答案及赏析

    寄题刁景纯 藏春坞 苏轼 白首归来种万松,   待看千尺舞霜风。 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屦③中。 杨柳长齐低户暗,   樱桃烂熟滴阶红。…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6
  • 陆龟蒙《怀宛陵旧游》阅读答案及赏析

    怀宛陵旧游 唐·陆龟蒙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跳青山李白楼。 惟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注】“宛陵”即宣城。谢跳任宣城太守时,在陵阳山上…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4
  • 《喜见外弟又言别》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作者是怎样写自己和表弟“相逢&rdq…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4
  • 辛弃疾《八声甘州》阅读答案及赏析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