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阅读答案

鹧鸪天
周紫芝
一点残红①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②,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注】①残红:此指将熄灭的灯焰。②金猊:狮形的铜制香炉。这句指拨去炉中之香灰。

1.词的上阕主在写景,旨在营造出一种凄寒的氛围,试分析词人是从哪些角度表现这种凄寒之感的?(5分)
2.词的下阕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词人分别从视觉方面、感觉方面、听觉方面,多感官结合渲染出凄寒之感。(1分)首句写室内一灯荧荧,灯油将尽而灯光转为暗红。借灯火昏暗,从视觉渲染凄清萧索之感。(1分)“乍凉秋气满屏帏”虽说是乍凉天气未寒时,但那凄清的气氛已充溢在画屏帏幕之间,从感觉上点出秋夜的寒冷。(1分) “梧桐”一句,小窗外,雨打梧桐,一点一滴,如落在人的心上,从听觉写出诗人心中之寒。(1分)诗人写出了夜深、灯暗而又清冷的秋夜景象,深入地刻绘出别离所带来的悲苦心情。(1分)
2.词的下阕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1分)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一句回忆往日美好的时光;如今却独居西楼,唯闻风声萧萧,雨声滴滴,渲染如今秋夜的寂寥,词人将昔今的乐与哀进行鲜明对比。(1分)词的下阕还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调宝瑟”一句为回忆的内容,“如今风雨西楼夜”一句为实景描写。(1分)下阕运用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的手法,抒发了诗人佳人不再,歌声难闻的寂寥与对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2分)

简析
《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是南宋周紫芝的一首秋夜怀人词。起写夜阑更深、独守残灯之苦;接着用温庭筠《更漏子》词意,雨声引起人离别情怀。下片先追忆当年欢聚的情景,最后回笔写眼前之悲苦,清歌已渺,旧梦难温,不由得感旧伤怀,垂泪不已。全词情景相生,清丽婉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9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庾信《拟咏怀(其七)》阅读答案及赏析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七) 庾信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前落泪曲,羌笛断肠歌。纤腰灭束素,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注:庾信原为南朝梁时著名的…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5
  • 诗歌的语言–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及解答

    诗歌的语言 1. (2011·滨州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7
  • 张继《闾门即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逐楼船②,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③。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27
  • 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阅读答案赏析

    出都留别诸公(其二) [清]康有为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②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③。 (选…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6
  • 古典诗歌的分类及赏析要点试题解答

    古典诗歌的分类及赏析要点 一、怀古诗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5
  • 古诗词阅读鉴赏之常用的十种方法详解

    古代诗词鉴赏主要考查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应该包含在思想内容中。这四个方面也是诗词鉴赏的主要命题方向。虽然知道了这些,但还不够。要想作好诗…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