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泛淮》阅读答案及赏析

泛淮
陈师道
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风。
鸟飞云水里,人语橹声中。
平野容回顾,无山会有终。
倚樯聊自逸,吟啸不须工。
【注】①陈师道因遭弹劾,贬至颍州任教授。本诗作于泛淮赴途中。
 
14.这首诗押韵的字共有几个?对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扣题,写泛舟淮上,冬日晴暖,顺风顺水。
 B.颔联从视听觉角度写景,营造了明丽清逸的意境。
 C.颈联遗憾江淮平原没有山,影响了诗人的兴致。
 D.本诗四联起承转合,语言质朴洗练,淡而有味。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原诗作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4.(1分)C
15.(3分)C
16.(4分)从前两联看,诗人的心情是舒畅的、愉悦的。虽是贬官途中,但出行遇晴暖冬日,又正值退潮,舟行顺利。诗人坐在船上,从澄澈平静的水面看到鸟飞云中的倒影,颇有意趣。(2分)
  从后两联看,诗人似乎摆脱了贬官的阴影,旷达超脱,自得其乐。江淮无山,视野开阔,终老于此,岂非乐事?想到这里,诗人随意吟啸,不求工巧,但求自适。(或,从后两联看,诗人看似自得其乐,实则难驱心头愤懑。虽说江淮无山,视野开阔,但一个“聊”字还是难掩不平之意。诗人也只能倚樯吟诗,聊以自慰罢了。) (2分)

二:
﹝注﹞元初期,陈师道因苏轼等人的举荐,任徐州教授。三十八岁时,由于他私送被贬杭州的苏轼,为朝中党人上书弹劾。由徐州教授改任颍州(治所在今安徽阜阳)教授。从此他断送了晋升的机会。本诗即作于泛淮赴颖途中。
⑴ 诗中“鸟飞云水里,人语橹声中”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分)
2 、“倚樯聊自逸,吟啸不须工”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鸟飞碧云中,与云彩共映于淮水,犹如在水中飞翔,形成了一种明丽清逸的意境;诗人坐在船上,橹声伴着人的低语,本来局促的小船,寂寞的旅行,因此平添了无限意趣。(4分,每个分句2分。解释合理即可)
(2)这两句诗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因受小人弹劾而生的不平(无奈)之意,同时又表现出诗人的坦荡的胸怀和超脱豪迈之气。(两种感情每种2分,意思对即可)

作者
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境困窘。早年学文于曾巩,绝意仕进。元祐(1086-1094)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任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诗学杜甫,苦心锤炼,质朴苍老,深受黄庭坚推重。为江西诗派代表性作家,常与苏轼、黄庭坚等唱和。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谈丛》。

赏析:
陈师道三十八岁时,由徐州教授改任颍州(治所在今安徽阜阳)教授。这次调动,是由于他私送被贬杭州的苏轼,为朝中党人上书弹劾。从此他断送了晋升的机会。按说,此番泛淮赴颍,他的心情是很不好的。但从这首五律来看,又不尽如此。
这次淮上之行,正赶上冬晴,天气本来暖和,加上初日照临,又遇退潮,顺水顺风,诗一开篇描写的旅途气象,是和平、宁静、温暖,诗人的心情也是畅适的。次联“鸟飞”、“人语”,更是一幅江淮水国图。鸟飞碧云中,与云彩共映于淮水,犹如在水中飞翔。“鸟飞云水里”五字,不仅说尽顺水行舟,水天一色的景致,而且令读者感到诗人那种鸟飞鱼跃的自得之趣,形成了一种明丽清逸的意境。对句“人语橹声中”,更饶佳趣。诗人高坐船上,橹声哑哑,人语嘈杂。本来局促的小船,寂寞的旅行,因此平添了无限意趣。这一联,上句绘形,富于画意;下句写声,富于人情。两相融合,使诗情从第一联的温暖畅适变得更加明丽开朗。
颈联转出心情,仍是因景见情手法。“平野容回顾”,说楚地平阔,四野无山,使诗人得以伸展视线,回顾故乡彭城(徐州)。乡愁淡淡,尽在一顾之中。一个“容”字,下得极好。这里虽非故土,但平野亦自多情,容他恣意回望。对句“无山会有终”,说江淮平原虽然“无山”,好像没有林泉胜景,但他必将有终老故乡之日,不至于毕生奔走天涯。十字写回顾之情,终老之愿,总是从“平野”、“无山”的眼前景逗出,句句不离泛淮所见。
一点淡淡的乡愁,一缕终老的心愿,刚刚给画面投上一小片阴云,马上又被一声长啸驱开了。“倚樯聊自逸,吟啸不须工。”作者坦荡的胸怀,驱散了薄雾轻愁。他靠着船桅,吟啸自得,心地顿宽,自有一种超迈的逸气。如此心境,如此风光,正可任情吟啸,不必计较诗句的工拙了。
这首诗从风和日暖一路写来,便有一股温暖平顺之气;到“鸟飞”、“人语”,更有一种怡然之乐,颈联偶然点了一下乡愁及平生之愿,也随即排遣。表面上,这位失意而执着的诗人,对仕途坎坷已是欣然自适,毫无遗憾的了。其实不然。诗人那种不平之气,全在尾联一个“聊”字中透出。聊,姑且之意。原来,于朝中小人的中伤,他终究未能完全置之度外;只是“姑且”以旷达超迈之气,驱散心头的浊雾。但他既说“姑且”,一肚皮不平之意自在言外。
所以说,诗情是在“聊自逸”的反面。他并非完全忘情,而是站得高人一头,不作苦涩语。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过人的修养,也可窥见他写诗时深刻的构思。这首诗所写水上风光,固然鲜明清丽;写不平静的情怀,也十分含蓄。其运思之幽深,意境之超脱,表现了一种崇高的美。陈师道的诗,好在一个深字。其心与神俱,排遣俗虑之处,有一种傲岸之气激荡于字里行间。这首诗正是《后山集》中洗净陈言,淡远有致的佳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9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  ⑴菩萨蛮:词牌名。 ⑵日薄:谓早春阳…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59
  • 苏轼《闻洮西捷报》阅读答案

    闻洮西捷报① (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②,诏赐天池八尺龙③。 露布④朝驰玉关⑤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⑥。 似闻指挥筑上郡⑦,已觉谈笑无西戎⑧。 放臣⑨不见天颜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64
  • 赤兔马从蹿至项高多少?

    赤兔马从蹿至项高多少? A.七尺 B.八尺 C.九尺 D.一丈 正确答案:B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125
  • 《水浒传》中“浔阳楼宋江题反诗”的浔阳楼在()。

    《水浒传》中“浔阳楼宋江题反诗”的浔阳楼在()。 A.我国东北 B.我国西北 C.江州(正确答案) D.中原

    题库 2022年9月8日
    971
  • 杜牧《自贻》阅读答案

    自贻 杜牧 杜陵萧次君①,迁少去官频。 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 饰心无彩缋②,到骨是风尘。 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 【注】①杜陵:西汉宣帝的陵墓,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杜原上,因建于…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5
  • 概括木兰诗每段内容

    概括木兰诗每段内容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