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营曲•范蠡》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越调]柳营曲•范蠡①
无名氏
一叶舟,五湖游,闹垓垓不如归去休。红蓼滩头,白鹭沙鸥,正值着明月洞庭秋。进西施一捻②风流,起吴越两处冤仇。趁西风闲袖手,重整理钓鱼钩。看,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助越王灭吴后,归隐江湖。②一捻:一把,形容西施的体态非常纤秀。
1.此曲塑造了怎样的范蠡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2•此曲的最末一句与李煜《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在手法和情感上有何不同?请
    
答案:
1.塑造了超然物外,逍遥自在的隐士形象。(2分)主人公抛开吴越的政治斗争(1分),泛舟五湖,尽享红蓼艳丽、沙鸥飞翔、明月当空的湖光美景(1分),充满了对悠然垂钓、闲看流水的自在生活的憧憬(1分)。
2.李词运用比喻,以水喻愁,(1分)形象地写出了失国愁怀的绵长不尽。(2分)此曲采取了虚写的手法(通过想象),(1分)写出了主人公所期待的春来江畔悠然垂钓,欣赏江水浩浩东流的景象,表达了主人公对归隐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赏析:
一叶扁舟,漫游五湖,纷扰喧闹中倒不如辞官归隐罢了。开满红色蓼花的浅水滩,白鹭与沙鸥上下翻飞,此时洞庭湖上恰好是明月高悬的秋夜。进献西施促成了吴王的风流韵事,引起了吴越双方互相争斗结冤仇。趁着秋风乍起又闲居无事,把钓鱼钩重新整理。看,一江春水滔滔向东流去。
范蠡是春秋末政治家,越国大夫。传说他曾经向吴王夫差进献西施,帮助越国灭掉吴国,后来毅然辞官,乘舟泛五湖而去。他在建立了卓著功勋后,激流勇退,远祸全身,使无数元代知识分子奉为心中的理想。
曲子从范蠡辞官归隐、泛舟五湖写起,点明了“归去”这一主旨,“闹垓垓”的纷争时局正是他归去的原因。接着写“游”中所见洞庭之秋景,描绘出一幅疏朗清淡的景象。“进西施”起承接首句,表现范蠡为政朝廷、辅助君王时的情景,恰好是“闹垓垓”的具体写照。“趁西风”两句进一步描写范蠡归隐五湖、悠然闲适的生活,突出了“归去”的题旨。结尾借用名句,翻出新意,表现隐者飘逸洒脱的情怀。全曲有历史的追述,现实的反映,也有自然的描绘,从各个方面表现了范蠡逍遥闲适的归隐生活,怡然自得的愉悦心情,传达了作者的羡慕向往之情,透露出元代知识分子在黑暗封建统治下矛盾、复杂的特殊心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07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最后一段的意思

    木兰诗最后一段的意思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最后一段的意思,欢迎阅读。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0
  • 范仲淹《江上渔者》阅读答案及赏析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②但:只。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60
  • 秦观《春日》朱熹《春日》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春日 秦观 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风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干红总是春。 1、两首诗同题为&ld…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51
  • 李贺《蜀国弦》阅读答案及赏析

    蜀国弦 唐·李贺 枫香晚花静,锦水②南山影。 竹石坠猿③哀,行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谁家红泪客④,不忍过瞿塘⑤。 【注】:①蜀国弦:乐府古题。②锦水:…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9
  • 《水浒传》中“拳打镇关西”的不是()。

    《水浒传》中“拳打镇关西”的不是()。 A.花和尚 B.鲁提辖 C.秦明(正确答案) D.鲁智深

    题库 2022年9月8日
    57
  • 于谦《登楼感怀》阅读答案及赏析

    登楼感怀 于 谦 晩来无事漫登楼,曲曲栏干总是愁。 渺渺乡关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 太行有路东西去,汾水无情日夜流。 华发苍颜成底事,可能辜负钓鱼舟。 注:①诗约作于诗人巡抚山西…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