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附赏析

南乡子 
苏轼
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释:
1.述古,陈襄字,苏轼好友。熙宁七年(1074),陈襄杭州任满,移任南都(今河南商丘南)。苏轼作此词送别。
2.临平山,在杭州东北。苏轼《次韵杭人裴惟甫诗》"余杭门外叶飞秋,尚记居人挽去舟。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临平塔时为送别的标志。

(1)仔细品味这首词,简要回答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词中“荧荧”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4分)
(3)本词中的“亭亭”和“荧荧”两词极富韵味。请任选一个,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4)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4分)
(5)词的上阕中“谁似临平山上塔”一句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6)有人评价这首词的下阕说:“虚实结合,凄恻动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荧荧”既指“残灯斜照”,又指泪光,比喻贴切新颖(2分)。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别而哀伤,因思念而泪流满面(1分);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担忧,因思念而彻夜难眠,读来令人叹惋不己(1分)。
(3)“亭亭”,直立的样子(1分),在这里作者把高楼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词人不会像高塔那样无动于衷地迎客送客(描绘画面1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去的哀伤,也表达了词人不能像高塔那样目送友人远去的遗憾。(2分,两种情感各1分)

   “荧荧”,指“残灯斜照”之光(1分),在这里又暗指泪光(1分),因思念而泪流满面(1分)。(补充:或灯光闪烁的样子,描绘画面意象也可给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因思念友人而独守孤灯,彻夜难眠(1分)。   若答叠词,赏析合理也给分。

(4)下阕通过描绘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的景象(1分),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1分),以哀景衬哀情(1分),烘托了作者感伤离别,思念友人的凄凉孤寂(1分)。
(5)①词人不能像亭亭耸立的塔,目送友人远去而深感遗憾;②词人不像临平塔那样无动于衷地对待来往过客,而为友人离去陷入深深的哀伤之中。
(6)虚实结合。词的下阕写词人在友人离去之后,返程路上的孤独,是实写;想象归家后因思念友人而难以成眠,面对残灯冷雨不禁落泪的情景,是虚写。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此人离别的伤感和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表达的淋漓尽致。

赏析:
公元1074年夏(史料记载为北宋熙宁七年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苏轼追送其至临平(今余杭),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词。
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起首两句写词人对陈襄的离去特别恋恋不舍,一送再送,直到回头不见城中的人影,而那临平山上亭亭伫立的高塔似乎翘首西望,不忍郡守的调离。这种从眼前实景落笔而展衍开去与由景入情的写法,不仅使人感到亲切,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深度。接下来三句写临平山上的塔,仍就眼前景物落笔,实则是以客观的无知之物,衬托词人主观之情。“谁似”二字,既意喻词人不像亭亭耸立的塔,能目送友人远去而深感遗憾,又反映了词人不像塔那样无动于衷地迎客西来复送客远去,而为友人的离去陷入深深的哀伤之中;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迎友人来杭又送友人离去的实际。
下片写词人归途中因思念友人而夜不成眠。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这些意象的组接,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了作者的凄凉孤寂心境。末句“秋雨晴时泪不晴”,用两个“晴”字把雨和泪联系起来,比喻贴切而新颖,加强了作者思念之苦的表现,读来叩人心扉,令人叹婉不已。
这首词艺术上的特色首先是将山塔、秋雨拟人化,赋予作者自身的感情和心绪,将无生命的景物写活。这种手法,表现出词人不凡的功力。其次是衬托,上片“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送客西来送客行”以塔之无情衬托人之有情,“秋雨晴时泪不晴”用秋雨停衬托泪不停。本首词主要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1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寒山《杳杳寒山道》阅读答案及全诗注释翻译赏析

    杳杳寒山道  (唐)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相关试题 注】寒山,生卒年不详,唐贞观时…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6
  • 木兰诗战争改写

    木兰诗战争改写   关于 木兰诗战争改写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 木兰诗战争改写范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木兰诗战争改写篇一   终于,平静了…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4
  • 《水浒传》中“‘拼命三’火烧祝家庄”的“拼命三”指()。

    《水浒传》中“‘拼命三’火烧祝家庄”的“拼命三”指()。 A.杨雄 B.时迁 C.石秀(正确答案) D.柴进

    题库 2022年9月8日
    76
  • 朱熹《观书有感其二》阅读答案及赏析

    现书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蒙冲:古代战船名。   …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3
  • 木兰诗的古文

    木兰诗的古文   木兰诗的古文是怎样写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文章和翻译,欢迎阅读。   木兰诗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4
  • 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阅读答案及赏析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陈亮①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②?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