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居易与顾况《宫词》两首诗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宫  词
自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茏坐到明。

宫词
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1)这两首诗运用了什么共同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这两首诗语言风格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对比(反衬)。(1分)歌声传达的欢乐与先宠宫人的孤独形成对比,(1分)反衬出女主人公的枯寂哀怨和冷清无奈之情(2分)
(2)白诗语言浅近,(1分)全诗不事雕琢,“红颜未老恩先断”又直接点明宫人难以入眠的原因;(1分)顾诗委婉含蓄,(1分)用环境的清幽来曲折地表现出宫人的情感。(1分)

赏析:
《后宫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首句写夜来不寐,梦想君王临幸;二句写忽闻前殿歌声,君王来幸无望;三句写红颜犹在,君恩已断之苦;四句写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于是斜倚熏笼,坐待至天明,终成泡影。全诗语言明快自然,感情真挚而多层次,细腻地刻划了失宠宫女千回百转的心理状态。

诗的主人公是一位不幸的宫女。她一心盼望君王的临幸而终未盼得,时已深夜,只好上床,已是一层怨怅。宠幸不可得,退而求之好梦;辗转反侧,竟连梦也难成,见出两层怨怅。梦既不成,索性揽衣推枕,挣扎坐起。正当她愁苦难忍,泪湿罗巾之时,前殿又传来阵阵笙歌,原来君王正在那边寻欢作乐,这就有了三层怨怅。倘使人老珠黄,犹可解说;偏偏她盛鬓堆鸦,红颜未老,生出四层怨怅。要是君王一直没有发现她,那也罢了;事实是她曾受过君王的恩宠,而现在这种恩宠却无端断绝,见出五层怨怅。夜已深沉,濒于绝望,但一转念,犹翼君王在听歌赏舞之后,会记起她来。于是,斜倚熏笼,浓熏翠袖,以待召幸。不料,一直坐到天明,幻想终归破灭,见出六层怨怅。一种情思,六层写来,尽缠绵往复之能事。而全诗却一气浑成,如笋破土,苞节虽在而不露;如茧抽丝,幽怨似缕而不绝。短短四句,细腻地表现了一个失宠宫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夜来不寐,等候君王临幸,写其希望;听到前殿歌声,君王正在寻欢作乐,写其失望;君恩已断,仍斜倚熏笼坐等,写其苦望;天色大明,君王未来,写其绝望。泪湿罗巾,写宫女的现实;求宠于梦境,写其幻想;恩断而仍坐等,写其痴想;坐到天明仍不见君王,再写其可悲的现实。
全诗由希望转到失望,由失望转到苦望,由苦望转到最后绝望;由现实进入幻想,由幻想进入痴想,由痴想再跌入现实,千回百转,倾注了诗人对不幸者的深挚同情。

《宫词》是由顾况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不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诗中前二句写听到玉楼笙歌笑语,后二句写自己锁闭幽宫的孤凄冷落。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描写受宠者的欢乐情景,笙歌四起,月光如水,和风习习,一阵阵欢声笑语。“天半”,诗中用来形容楼高。其实,其中还隐含着抒情女主人公不能像其他宫妃那样得到皇帝宠幸的怨意在内。诗中那些得宠的嫔妃,能进入高及“天半”的玉楼中,这就暗喻她们有机会见到君王,有机会得到恩宠。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写失宠者的遭遇,室内悄无声息,这些失宠的宫妃们惟有与冷寂的滴漏声和帘外的秋日星河相依为伴。“近秋河”意谓女主人公将水晶帘卷上以后,由于去掉了遮掩之物,原先隔帘相望的天河变得更加清晰明亮。那是说女主人公原先只是仰望玉楼,但由于心中失望、空虚和无奈,故而便将视线从玉楼转移到秋河,想看一看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星,他们是与自己有着同样命运的仙界人物,能否同情自己的遭遇。
全诗采用对比或反衬手法。玉楼中的笙歌笑语越发反衬出被冷落者的孤苦伶仃,反衬出失宠者的幽怨哀婉之情,即使不明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这首宫怨诗的优点在于含蓄蕴藉,引而不发,通过欢乐与冷寂的对比,从侧面展示了失宠宫女的痛苦心理。[4] 诗中以他人得宠的欢乐反衬女主人公失宠的凄寂。别殿里笙歌阵阵笑语声欢,自己则独听更漏,遥望星河,长夜不寐。一闹一静,一荣一枯,对比鲜明,也从中道出了盛唐时期统治阶级的腐败以及堕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1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韩偓《三月》阅读答案

    三月 韩偓 辛夷①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②,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注】  ①辛夷:一种香草。②蹋青与寒食是古代的节日,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2
  •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古诗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古诗   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古诗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古诗   1、《…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27
  • 苏舜钦《览照》阅读答案

    览照 【北宋】苏舜钦 铁面苍髯目有棱,世间儿女见须惊。 心曾许国终平虏,命未逢时合退耕。 不称好文亲翰墨,自嗟多病足风情。 一生肝胆如星斗,嗟尔顽铜岂见明! 【注释】 [1]览照:…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1
  • 木兰诗课件优教

    木兰诗课件优教   导语:为了让学生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加深入理解木兰诗这篇文章,下面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木兰诗课件优教,欢迎大家阅读。…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4
  • 古诗歌鉴赏之意象把握及形象分析专题练习及答案

    诗歌鉴赏意象把握及形象分析 作为文学作品,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从形象方面而言,诗词中也有人物形象存在,这一点与其他文学作品是相同的;而诗词,特别是借景抒情…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7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阅读答案及赏析

    醉花阴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②…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6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