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恨辞》《马嵬》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读长恨辞
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的的感慨,《长恨歌》是何人的作品?这两首诗感慨的对象及内容是否一致?请简要阐述。(4分)
(2)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是否一致,请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答案:
(1)白居易(1分),都持批评态度,但批评的对象不一致(1分)。
李诗 主要讽刺唐玄宗爱美人不爱江山,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1分);袁诗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是因为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看到百姓流泪失所的悲剧。(1分)
(2)两诗的表现手法一致,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2分)。李诗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作对比,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1分)

二:
1.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的感慨,这两首诗感慨的对象及内容是否一致?请简要阐述。(5分)
2.第一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 感慨的对象和内容不一致。(1分)李诗感慨的对象是唐玄宗。唐玄宗在夜雨中只思念杨贵妃以致泪水打湿衣襟,却对军中因战而死的士兵无动于衷,批判了君王沉溺个人情感置国家于不顾的偏狭胸襟。(2分)袁诗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是因为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有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2分)
2.采用了对比的手法(1分)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1分)一代君王唐玄宗对于浴血奋战的军中将士之死并不动心,而对于宠妃杨玉环之死却哀恸万分,(2分)两相对比,增加了对唐玄宗批评、谴责的分量。(2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19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陆游《钗头凤》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

    《钗头凤·红酥手》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2
  • 李珣《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定风波   五代 李珣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识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3
  • 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阅读答案及赏析

    临江仙 张孝祥 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携壶。西园清夜片尘无。一天云破碎,两树玉扶疏。 谁擫昭华吹古调①,散花便满衣裾。只疑幽梦在清都②。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 注:①擫:用手按…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9
  • 李商隐《霜月》阅读答案及赏析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注:①青女:即青霄玉女,主霜雪的女神。②素娥:即月里嫦娥。③婵娟:美好的姿态。 1:这首诗借…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3
  • 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舟中读元九诗  (唐)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达船声。 注:元九:元稹,白居易的挚友。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途中,而元稹已于5个月…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7
  • 王维《辛夷坞》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注释 辛夷坞:辋川地名,因盛产辛夷花而得名,今陕西省蓝田县内。坞:周围高而中央低的谷地。 木末芙…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