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总《长安九日诗》阅读答案附赏析

长安九日诗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⑴.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当时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请用一个成语表述。
⑵.在第三、四句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3分)
【答案】
⑴身不由己、无可奈何、形单影只
⑵含蓄地表达了思念家乡、牵挂亲人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1分)。诗的前两句写自己虽已随着雁离开了家乡,但心却在追逐家乡的云,表明自己的心还牵挂着家乡。诗的后两句写自己想到故乡家园中的菊花今天又开了几朵,表面是挂念家乡的菊花,实际上是借此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2分)

【解析】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诗人在回扬州途中经山东微县微山亭所咏的这首重阳小诗,就在强烈的故乡之念中,流露出亡国的隐痛。

  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赏析:
《长安九日诗》是南朝陈诗人江总的一首诗。该诗创作时间是陈国归隋后,创作地点是诗人回扬州路上的经过的山东微县微山亭。该诗歌抒发了江总的思乡念和亡国痛。
诗人在回扬州途中经山东微县微山亭所咏的这首重阳小诗,就在强烈的故乡之念中,流露出亡国的隐痛。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2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安石《九日登东山寄昌叔》阅读答案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① 王安石 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岧哓。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②低心事折腰。 (选自《临川先…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101
  • 王维《青溪》张旭《桃花溪》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桃花溪 张 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青溪 王 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53
  • 诗歌鉴赏之——设题类型及答题方法

    一、《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   1、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注: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本身的特点作概要的赏析,…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3
  • 王进借宿史家庄,收()为徒。

    王进借宿史家庄,收()为徒。 A.施恩 B.史进(正确答案) C.柴进 D.周瑾

    题库 2022年9月8日
    103
  • 木兰诗的划分

    木兰诗的划分   北朝民歌《木兰诗》以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的民族战争为背景,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塑造了一位刚毅勇敢、纯真善良集于一身的.女性形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68
  • 张养浩《登泰山》阅读答案

    登泰山 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1.与杜甫的《望岳》相比,两…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