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弊端有哪些

文言文的弊端有哪些

  笔者曾经发表一篇文章“国家富强不是靠文言文”,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也有几个人表示担忧,会影响我国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一位友人讨论这个问题时,我提出:反正古文的资料有限,由国家组织一批人把它们都翻译成白话文,岂不免去绝大部分中国人(从事文学、历史、考古等专业人员除外)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记忆那些永远过时的古代文字,彻底消除我国文言文、这个文化断层。至少在中学的语文中,可以删除文言文的教学。友人说:不行、不行。文言文的用词少,每个字代表多种意思;不同人阅读后,体会和感受都不同,因此不可能有统一的译本。唯一的办法是学好古文后,自己去阅读和领味,才能回味无穷!

  我问:照此说来,看一篇有个动物记事的文言文。甲看后,领味出是描写狗;乙则反对,不是描述狗,叙述的是鸡;丙则哈哈哈大笑,你俩都不对,明明说的是猪嘛!友人答:你的举例虽然有点夸张,但的确存在、因读者不同,每人对同一篇古文的理解总有点差异。

  这就是文言文的严重弊端之一,表达含糊不清,辞不达意。作为语言和文字,首要的任务是能够准确的表达意思。这是最基本,也是最最重要的要求和功能。文言文既然不具备准确地表达人们的思想和语意的功能,那么这种语言和文字,便失去了作为交流工具的职能,理应废除!这种文字用于外交和做生意,则后患无穷;将引起没完没了的纠纷和官司。用于记事和写历史,岂不完全失去准确性,变成争论不休的废纸?只有那些吃了饭,没事干的文人,才有条件捧着古文去慢慢体味、推敲,达到“三日绕梁”的境界。这种事情,唯有文人才能办的到。例如,“红楼梦”被他们抄了又抄,一次又一次的召开学术研讨会。对小说中的每个细节,都要考证和争论一番。发表不完的论文,出版不完的红学书籍,使不少人成名成家,大发洋财。曹雪芹万万没想到,他肚子饿的呱呱叫时,写出来的东西,居然令后人发大财;真应该修练长生不死术,活到现在,也可成为富翁!

  可见,文言文只是供文人墨客和休闲人员娱乐的文字,不能成为中国人的语言工具。

  文言文的第二个弊端就是与广大民众的语言脱节,不能担当起中国人的语言交流任务。从古至今,在民众中流传的是普通话,而不是“之、乎、也、者”的文言文。甚至平民的`书信交往和通俗小说、话本、民间文艺等等,也是使用普通或者通俗话文(即白话文的雏型)。可见,在古代,文言文就同民众和日常生活没有联系,只用于书生和政府部门;就是这些文人和政客同家里的人说话时,也不使用文言文。充分说明:文言文从它诞生开始,就不是绝大部分中国人的语言交流工具。

  今天,对这样一种,由我国文人一手搞出了的、严重脱离中国语言实际的贵族文字,不能冠以中国古代文化的美名和大帽子,压着近代中国人去花时间和精力,学习这些与现实生活完全脱节,毫无实用价值的文字。国人守旧的思想太严重,总舍不得抛弃古老、陈旧、用处不大的东西;在古书堆里寻找出路和寄托,使我国在上世纪因落后而挨打,一直过着饥寒交加的日子。现在,国家稍稍富强起来了,左倾复旧思想和势力又在抬头,以“回归传统”为借口,又想把我们拉回到、那“夜郎自大、目空一切”的自我陶醉的年代。在政治和文化上复古就是落后,迟早会挨打,甚至沦为殖民地!这是我国近代史的血泪、惨怛的教训!

  对文言文,笔者建议有关部门,组织水平高的人,首先把除文学以外的古文全部翻译成白话文,作为国家级的标准译本。对文学作品,分成两类:通俗类和含糊不清类。有一些古代诗词,如李白的“静夜思”等,采用接近白话文写成,可以有统一的译本。对含糊不清的文学作品,可译成参考译本。今后专门搞文学和历史的人,到大学再学习文言文;以便在没事干时,慢慢去品味、挖掘和发挥。广大群众没必要为了这种“品味和发挥”,而在中学花时间学习文言文的文字。这样一来,既可以基本消除我国由文言文所造成的文化断层,又可以删去中学生和非文学类大学生学习文言文——这一毫无价值的教学内容,把芸芸众生从文言文中解救出来。

  既然没有实际用途的我国古代文化——甲骨文、蝌蚪文等可以不要每个人都学,为什么非要大家学习同样没用的文言文呢?

  呜呼!要改变一种传统观念和习俗,真的那么难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31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马人望,字俨叔”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马人望,字俨叔。成雍中,为松山县令。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吐浑怒,下吏,系几百日;复引诘之,人望不屈。萧喜曰:“君为民如此,后必大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83
  • 《旧五代史•张希崇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张希崇,字德峰,幽州蓟县人也。希崇少通《左氏春秋》,复癖于吟咏。 阿保机南攻,陷其城,掠希崇而去。阿保机询希崇,乃知其儒人也,因授元帅府判官。天成初,契丹平州节度使卢文进南归,契丹…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2
  • 8首诗词8个字,写尽一生悲欢事

    生 – 《莲坡诗话》 清·查为仁 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字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元人杂剧中有出《当家诗》说道:“想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

    2023年1月9日
    73
  • 姜夔词翻译及赏析

      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81
  • “王居安,字资道,黄岩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居安,字资道,黄岩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授徽州推官。居安自请试民事,乃授江东提刑司干官。提刑使王厚之厉锋气,人莫敢婴,居安遇事有不可,面争不少屈知兴化军。既至,条奏便民事。通商贾…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1
  •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集锦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相信大家对这句诗很熟悉了,那么还有哪一些是描写中秋是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中秋节的      宋代: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