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步骤方法

文言文断句步骤方法

  同学们在原则上可以掌握一个基本的步骤方法。

  第一、要通读让你断句这个文段,领会它的基本意思,这是个前提,如果没有通读文段,领会意思,是没办法进行断句的。

  第二、要遵循一个原则,在通读文段、领会意思以后,先断后点,也就是说先一小段一小段地断开,然后再考虑该用什么样的标点符号。

  从方法上看,同学们首先要注意借助自己掌握的古汉语词句的知识来断句,比如名词经常做主语或者宾语,遇到了名词、代词做主语了,就在它的前面断开;在阅读过程中,看见名词、代词在这句话里做宾语了,就在它的`后面断开。再比如,动词、形容词经常做谓语,一般讲,尤其是动词的前后往往都不能断开,因为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往往有宾语,但是不及物动词做谓语例外。

  虚词在文章中主要起着帮助造句的作用,因为它没有什么实在的意思,这时候,大家可以从几个小的方法来考虑:如果有一个虚词是发语词,那么,当然就要在它前面断开,如“夫……”;有的词只是在语尾起一个帮助、表示语气的作用,例如“也”、“矣”、“尔”;再比如关联词,如果关联词关联前后的关系相当紧密,那是可能把它断开的,如果作用松一点,那么可以把前后两部分断开;再一个要注意的,碰到了“曰”、“云”,后面是人物的语言,这时候可以断开。

  此外,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有的词活用了,同学们一定要判断清楚,否则断句就会出现错误。

  文言文的学习与练习需要注意确定词义

  姚家祥认为,文言文的功力是个慢功,对古汉语知识的掌握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要力求借助语法结构来帮助自己确定词义,词义把握了,读文章困难就会少一点。

  例如“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君不在,则人肯固矣”。在这两句话中,都有一个“固”,前者“无……固”,显然是一个动宾结构,这个“固”,可以断定它是名词,而不是动词,不是形容词。第二个,在“固”前面有一个“肯”,“肯”是表示一种愿望的,后面跟着的一定是动词,可以发现,这两个“固”的意思肯定不一样了。假如在翻译的句子里碰到这样的情况,同学们一定要把上一行的“固”的名词性翻出来。比如翻成“能够有利于固守的武器和设施”。第二个“固”,就可以翻成“固守”。在考试中,如果是选择题,需要知道词性,借助语法知识的分析,如果是要求翻译,同学们一定要准确地把一个词一个词的准确意思翻出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3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呕心呖血文言文翻译

    呕心呖血文言文翻译   呕心呖血是一篇短篇文言文,较好理解。下面小编收集了呕心呖血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   呕心呖血的文言文翻译  李贺,字长吉,长得单薄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52
  •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作品介绍】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是柳宗元的七绝,诗中通过怀念友人而又不能相见引起的深深遗憾,曲折地表现出诗人渴望自由但又得不到自由的内心矛盾。全诗言简意深,蕴涵丰富,向来被…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1
  • 陈蕃愿扫除天下文言文及译文

      此文作者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下面是陈蕃愿扫除天下文言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原文: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44
  • 梦李白二首·其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55
  • 纥干狐尾

    朝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并州有纥干者,好戏剧。邑传言有狐魅,人心惶。一日,纥干得一狐尾,缀于衣后,至妻旁,侧坐露之。其妻疑为狐魅,遂持斧欲斫之。纥干亟云:“吾…

    古诗文 2020年3月3日
    1.1K
  •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3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