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通假字如何识别

文言文中通假字如何识别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涉及的篇目多,情况也很复杂,通常的教学常常把通假字“独立”出来要求学生记忆,事实证明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

  不管通假字是产生于何种原因,它的解释都离不开句子,尽管有不少通假字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它依然要遵从这一规律。因此,通假字的解释应当用“在这里读什么音,是什么词义”,让学生结合句子的意思来理解。遇到的次数多了,就会感到“哦,这又是那个通假字”,便于学生快速处理句子,而不会形成句子理解的断裂。

  下面通过比较来说明这个问题。

  例一、

  同舍人皆被绮秀——被,读pi,一声,词义是“穿着”;一同居住的人都穿着华丽的丝绸服装。

  将军被坚执锐——被,读pi,一声,词义是“身穿”;将军身穿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

  如果用“被”同“披”来解释,“被绮秀”就只能解释为“披着华丽的丝绸服装”,反而和原句的表达有一定偏离。“被坚”解释为“披着坚固的铠甲”,就和原句的表达相去甚远了。

  这个例子说明,一个“被”字在不同的句子里应当有不同的解释,而不能限定到一个通假字“披”上。

  再深入一步,这个字在古代应当能作动词用,有“包裹、遮盖”的意思,即使不读作pi,理解为“穿”也是能够说得通的。把它理解为“披”,并没有更清楚地表明它的意思,只是白白饶了个弯子。

  例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孰,读shu,二声,谁;人们不是古代的圣贤,谁能没有过错?另用“哪一个”,或者解释为疑问词“哪”都说得通。

  孰视之,又弗如远甚——孰,读shu,二声,仔细、反复;仔细看他,又觉得远远不如他。如果用“孰”同“熟”来解释,还要组词“熟视”,才能确定为作“仔细、反复”讲,如果不组词,单解为一个“熟”字,生熟的熟?熟练的熟?……这就难说得通了。

  其实,这个字在古代应当能作“熟”讲,可能到后来词汇丰富了,给“孰”字下面加了个“火”,用以单独表示,才出现了同音的两个字。

  这个例子说明,文言文的常用字当时所表示的词义很多,由于当时文字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现在才看出了“古今异义”的现象,与其用现在细分以后的某一个字去“同”它,倒不如尊重原文,用一词多义的角度去“真实地”解释它的意思。这样做,首先“回归了”原有的读音,简化了教学过程,其次,在解义的.时候又能够容纳同义词、近义词,避免了这种一对一的解释局限。

  例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读zhi,四声,智慧、聪明;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聪明啊。另用“有智慧”,甚至“明白人”都能说得通。

  如果用“知”同“智”来解释,就限定到了“智慧”一个词上,也就排除了其他相近的解释,很鲜活的一个句子变成了“这才是有智慧啊”这样一个半通不通的句子。

  其实这个字在古代可能就不读四声,解释为“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懂得(道理)啊。”如果没有“通假字”的干扰,也许这才是句子的“原型”。

  以上例子充分说明,通假字在教学中只能放在句子中给以解释,越是常见的越不能离开句子,至于因传抄错误形成的“通假字”,离开了那个句子就无法给以合理解释,更不应该脱离句子去记忆。

  课文注释中放入通假字是一种惯例,教学的时候只能作为理解上的引导,要结合原句表达的意思灵活运用,如果独立出来进行讲解就会形成限制,整理成“通假字典”让学生去死记硬背,那就是误人子弟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3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这两句写寒食时的气候和风光——有时下三点两点的微雨,并不影响人们观光游赏,到处都是春花烂熳,万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93
  • 赵氏丰军本纪文言文

    赵氏丰军本纪文言文   大河之南,九州未央;人文絭旺,典韵华章。群山藏灵秀,汝江滚汹浪,万迭峻波颠,洪荒化沧桑。日旭出霍阳,朝暮西凤凰。父城山麓,丹青瀚墨,笙歌书香,曲薪绵延,一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2
  • 张岱《余若水先生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余若水先生传 (清)张岱 余若水先生,讳增远,有明崇祯癸未进士。兄余武贞先生,讳煌,天启乙丑廷试第一人,为翰林修撰。若水筮仕,得淮安宝应知县。时东平伯刘泽清驻匝淮安,强知县行属礼。…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3
  •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庄》《老》,每隐身自晦。与嵇康、吕安善:后遏阮籍,便为竹林之交,着忘言之契。康后坐事,临诛,谓子绍日:&l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6
  • 《甘罗者,甘茂孙也》文言文阅读理解

    《甘罗者,甘茂孙也》文言文阅读理解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1
  • 昆仑使者的翻译赏析

      《昆仑使者》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李贺。其古诗全文如下: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   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