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倒装句详解

中考语文文言文倒装句详解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3: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定语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3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姚少娥《竹枝词二首》阅读答案

    竹枝词二首 姚少娥① 其一 卖酒家临烟水滨,酒旗挂出树头春。 当垆十五半遮面,一勺清泉能醉人。 其二 燕睛花暖春色饶,游情欲醉魂欲销。 红衣突展绿引畔,接袖②纷纷度小桥。 【注】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24
  •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的诗意:十二三年我困于考场历尽艰辛,多少良辰美景也只能不去问闻。 出自罗隐《感弄猴人赐朱绂》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7
  • 初中语文喻理诗和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喻理诗和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喻理诗解题技巧之在形象的描绘中蕴含道理   【喻理诗解题技巧之在形象的描绘中蕴含道理】,鉴赏任何一类诗词都有其独特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对…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4
  • 读千古奇文《滕王阁序》,竟有59个典故,不愧是“天下第一骈文”

    《滕王阁序》的“文”与“质”相得益彰,“景”与“情”珠联璧合,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流淌着王勃的情思,穿越千年时空,在这里默默滴等待着和我们相约。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曾介绍过,王勃在《…

    2022年11月29日
    164
  • 中考文言文习题总结

    中考文言文习题总结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2
  •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翻译赏析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