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学习法

中考文言文学习法

  文言文一直是困扰初一学生语文学习的难题。对于刚上初一的同学来说,由小学没有文言文到初中接触文言文,在学习中抓不住学习的方法,往往投入很大,到收效甚微。高中文言文是高考的一项重要题型,所考查内容均为课外文言文,如果孩子在初中没有打好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学习会更为吃力。

  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习惯,那么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三步走”的学习方法,更快速地提取出文言文中的有效信息。那么,“三步走”究竟怎么走呢?

  第一步:不求甚解识大意。当拿到一篇文言文时,我们要先粗读一遍,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遇到不会的字词跳过去,直接阅读下文。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够培养学生对于一篇文章信息的提取能力;二是当遇到不会时,学生会纠结在那里,失去了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那么,当我们大致读懂了一篇文言文之后还是不能完全地理解文言文的深意,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咬文嚼字解字词。第一遍粗读之后,不会的字词就像是平坦路上的小石子一样,把我们的.双脚咯的生疼,在这一步中,我们要扫除这些限制我们的障碍,彻底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在这一步中,学生要结合书下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并积累这些字词,为以后的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步:深入思考求真意。我们阅读文言文是为了读懂它,并且明确它告诉我们的关于人生的道理。我们古代的祖先是非常具有智慧的,这种智慧往往通过文言文和汉字传递给我们,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掌握古人的智慧,把它应用到作文或是生活中去。

  课外文言文一周一练:

  晋平公(1)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2)学,恐已暮(3)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4)?”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5)?”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6)!臣闻之:少而好(7)学,如日出之阳(8);壮(9)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10),孰与昧行乎(11)?”平公曰:“善哉(12)!”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

  [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2)欲:想要。

  (3)暮:晚。

  (4)何:为什么。炳烛:点燃蜡烛照明。炳,光明,显明。乎:呢。

  (5)安有:哪有。为人臣:做臣子的。戏:戏弄。

  (6)盲臣:师旷是盲人,故自称是“盲臣”。安敢:怎敢。

  (7)好;喜欢,喜好。

  (8)阳:阳光。

  (9)壮:壮年,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

  (10)炳烛之明:点燃蜡烛照明。

  (11)孰与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2)善哉:好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4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宴客摆阔》原文及译文

      宴客摆阔   余小时见人家请客,只是果五色①、肴五品②而已。今寻常宴会,动必用十肴,且水陆毕陈,或觅远方珍品,求以相胜。前有一士夫③请赵循斋,杀鹅二十余头,遂至形于奏牍。近一士…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72
  • 文言文《周公诫子》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周公诫子》原文及翻译   导语:《周公诫子》:中国著名的古训。选自《韩诗外传》。说的是周公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言文《周公诫子》原文及翻译,欢迎大…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58
  • 初中的文言文通假字知识

    初中的文言文通假字知识   1、项为之强。 “强”(jiāng)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说”(yuè) 通“悦”。——《〈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6
  •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意思及全诗诗意赏析

    山回路转不见君的下一句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意思山回路转,再也见不到君。雪地上空留着一排马行的蹄痕。 唐 岑参的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nbsp…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4
  • 李贽《青田刘文成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青田刘文成先生传 [明李贽 公名基,字伯温,处州青田人。少颖悟绝群,读书过目辄诵;善经学,工属文,旁通天官阴符家言。 会太祖(1)已下金华,定括苍,使孙炎以金帛来聘,即日同章溢、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7
  • 古诗鉴赏:郑思肖的《寒菊》

    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赏析   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r…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1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