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招让你搞定中考文言文考点

6招让你搞定中考文言文考点

  技巧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且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由表意偏旁和表声偏旁构成的。了解表意偏旁的表意功能,通过分析字形,就可掌握词义。如“绝”,从丝从刀,表示用刀割断丝缕的意思。引申为“断、断绝、消失”等,如“沿溯阻绝”(《三峡》)中“绝 ”为“断”;“哀转久绝”(《三峡》)中的“绝”是“消失”的意思。“绝”也有“极点”或“极”的意思,因为断绝处,也就是尽头,如“绝巘多生怪柏”(《三峡》)中的“绝”就是“极点” 或“极”的意思。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

  实词绝大多数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解释词义时,我们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觥筹交错”中“错”字的意思就是“交叉、错杂”。

  技巧三: 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几欲先走”中的“走”,可联系成语“奔走相告”、“走马观花”来理解,义为“跑”。

  技巧四:课文迁移法

  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此法适用于课外文言阅读。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一句中的“过”字,如果联想到“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过”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字的’意思也是“有过错(或犯错误)”。

  技巧五:古今对照法

  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 如“地方”在古代就是两个词,“地”是“土地”之意,“方”是“方圆”之意,在现代汉语中“地方”是一个词,表“处所”等义;再如“感激”在古代也是两个词,是“感动奋发”之意,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是“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之意。

  技巧六:对句判断法

  又称“语言结构推断法”, 即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如“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中,因“腰”与“戴”对应,我们就可判断“腰”在此处应为动词,解释为“腰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4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班诗歌教案 四月的雨

    小班诗歌教案 四月的雨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歌吧,诗歌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47
  • 杨万里忧国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杨万里忧国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杨万里忧国   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②。孝宗③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④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61
  •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全诗翻译赏析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①,万方多难此登临②。 锦江③春色来天地,玉垒④浮云变古今。 北极⑤朝廷终不改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9
  • 古诗文名句默写训练及答案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0
  • 文言文师说全篇知识点

    文言文师说全篇知识点   文言文师说全篇知识点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3
  • 《日放生》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日放生》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日放生(8分)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