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竿入城》文言文翻译及解析

《截竿入城》文言文翻译及解析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字词解释

  者:代词。可以译为“的人”

  初:开始时,文中表示第一次

  入:进去;进入

  执:握,持,拿

  亦:也,仍然

  俄:一会儿,不久

  至:来到这里

  吾:我

  矣:了,承接

  遂:于是,就

  计:计谋,办法

  而:连词,表承接,然后

  老父(fǔ):古时对年长的男人的尊称

  圣人:最完善、最有学识的人

  何: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

  中截:从中间截断。“中”在这里作“截”的状语,裁断

  之:代词。此处代长竿

  但:只,仅,但是

  以:用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道理

  “执长竿入城门者”鲁人,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事实可以一手拿着竹竿的一头,把竹竿的’另一头放在地上,成一个斜坡,进入城门,如果把竹竿放平进去,容易扎瞎别人的眼睛,有害他人身体。

  这个故事说明了两点:

  1: 把三维欧式变换限制在二维,会导致有些事情,即使不是无法解决,也是解决的不那么完美。

  2: 有些时候,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分而治之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老父的方法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就是,或者是还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看:给出这个点子的人不先问明情况就出了一个点子,万一这个长竿是要用的,这个点子就害了这个拿杆子的人了。

  含义

  这篇文章刻画出"计无所出"不知如何是好的执竿者的形象和"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的自以为是的老者形象.文章虽然短小,但语言精练简洁,隽永传神.《截竿入城》皆在告诉人们: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另外,虚心求教的人同样也应积极动脑筋,决不能盲从别人的意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4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欧阳修文集――卷一五三・书简卷十

      【与十四弟〈焕,字大明〉七通】   △一〈皇?二年〉   某启。仕宦多故,久不附书。冬寒,计与诸眷安和。某为太君年老多病,未能一归乡里,亲拜坟墓,祖坟更望与照管。余托郑斋郎致意…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82
  • 锦帐春(淮东陈提举清明奉母夫人游徐仙翁庵)

    朝代:宋代 作者:戴复古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处处逢花,家家插柳。政寒食、清时时候。奉板舆行乐,使星随后。人间稀有。出郭寻仙,绣衣春昼。马上列、两行红袖。对韶华一笑,劝国夫人酒。…

    古诗文 2020年6月1日
    503
  • 【南吕】干荷叶(干荷叶)

             刘秉忠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82
  • 玄墓看梅

    朝代:清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谢却兰桡信杖藜,千峰盘磴入花畦。晴云度影迷三径,暗水流香冷一溪。僧寺多藏深树里,人家半在夕阳西。登临更上朝元阁,满壁苔痕没旧题。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592
  •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词句…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553
  • 古诗断句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刘昶

    作者:刘昶 朝代:〔南北朝〕 白云满鄣来,黄尘暗天起。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断句注释 这首诗题为《断句》,“断句”同于“绝句”,就是联句未成的意思。 鄣:边地险要处的城堡。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