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

  现在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新课程标准》展开的。初中阶段语文课程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等;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下面就结合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无论是在现代文还是文言文教学,诵读都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文言语感的最直接的方法。所以我认为,诵读乃文言文教学的’根本。叶圣陶先生说:“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继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学生通过大量的诵读,不仅可以熟悉文章内容,还能领悟其中的思想。只有培养出文言文的语感,才能找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因此,在诵读方面要严格要求,让学生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作者的聪明才智,领略到文章的精妙之处。坚持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消减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抵触情绪,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

  其次,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通常我们都是采取先通读,之后翻译文章,从而分析作者写作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等。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应是侧重于基本的字、词、句的教学,这是区别于现代文教学的标志。实词、虚词还有文言文特殊形式的句型,这些都是文言文基本的机构框架。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更侧重于词语、句式。一旦学生能够把积累的词语、句式运用于文言文学习或阅读中去,那么他们就掌握了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一来,不但效率有了提高,质量更是百尺竿头,甚至在面对课外陌生的文言文问题时,都会变得得心应手,有“法”可依。

  第三,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去了解文学史。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包括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亲身经历等等,都应该让学生去了解。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了解了文章背后的故事,再回过头来学习文章时,就会变得更简单一些。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们应首先重视学生的诵读,同时改变教育模式,调动学生学习地积极性,才能逐步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目前的文言文教学改革是迫在眉睫的。对我们语文教师更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无论是在教学思想,还是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5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题郑防画夹五首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能作山川远势,白头惟有郭熙。却写李成骤雨,惜无六幅鹅溪。 徐生脱水双鱼,吹…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746
  •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古诗的原文及译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出自: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3
  • “洪河拥沫流仍急,苍岭和云色更寒。”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洪河拥沫流仍急,苍岭和云色更寒。”这两句是说,一场春雨过后,经冬水浅的江河上涨,水中形成的泡沫拥在一起,水流很急;苍翠的山岭上白云缭绕,仍显春日的余寒。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1
  •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①游园不值  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②应怜  应该爱惜。应,应该;怜,…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32
  •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重点,下面是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欢迎参考阅读!   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扈江离与辟芷…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29
  •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翻译赏析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作者为宋朝诗人范仲淹。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