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中的固定反问句式

中考语文文言文中的固定反问句式

  1."不……乎""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受阻的机会进攻他们,不也可以吗?

  2."何以……为","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短语,作"为"的状语。所以"何以……为",等于介宾短语"以……"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用(要)……做什么"。如:

  (1)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

  (2)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就要做真王了,要个假王的’名义做什么?

  "何以……为"有时也作"奚以……为""安……以为"。如: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又向南飞干什么?

  (2)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您长久地据有齐国,要薛城做什么?

  3."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何……之有"可译为"有何……"。"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如:

  (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也是国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

  4."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如: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现在您让我推荐贤士,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

  (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6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易传彖传上坎文言文及翻译

    易传彖传上坎文言文及翻译   作者:佚名   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9
  • 古诗雨晴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陈与义

    作者:陈与义 朝代:〔宋代〕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雨晴赏析 这首…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1
  • 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578
  • 文言文通假字必考点

    文言文通假字必考点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1
  • 《忆梅·定定住天涯》翻译赏析

      《忆梅·定定住天涯》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前言】   《忆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7
  • “汪乔年,字岁星,遂安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汪乔年,字岁星,遂安人。崇祯二年起工部,迁青州知府。乔年清苦自励,恶衣菲食,之官,携二仆,不以家自随。为青州,行廊置土锉十余,讼者自炊候鞫,吏无敢索一钱。 十四年,擢右佥都御史,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