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

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

  1.之

  ①动词,去、到、往寡助之至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二世杀之《陈涉世家》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又数刀毙之《狼》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名之者谁左右采之(代荇菜)

  ③“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在河之洲山之僧智仙也

  ④“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⑤“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如: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公将鼓之

  ⑥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

  ⑦作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

  2.者

  ①结构助词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助词,的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宜多应者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孟子二章》

  ④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的原因)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6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意思及赏析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译文]  江岸环绕着髻鬟似的山峰相对耸立。长江的大浪长年累月扑打这座孤独而寂寞的古城张着风帆的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3
  • 关于《明史》的原文及译文解析

      王邦瑞,字惟贤,宜阳人。早有器识。为诸生,山东盗起,上剿寇十四策于知府。正德十二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与王府有连,出为广穗知州。   嘉靖初,祖忧去。补滁州。屡迁南京吏部郎中,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75
  • 明史罗伦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参考

      《明史·罗伦传》文言文阅读原文   罗伦注,字彝正,吉安永丰人。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尝曰:举业非能坏人,人自坏之耳。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居父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84
  • 高考莫写文言文和意识流文

    高考莫写文言文和意识流文   “高考作文最好不要用文言文写,也不要追求什么意识流的写法。”23日下午,江汉区首席教师、武汉一中语文特级教师夏纯德做客第101期“晨报名师课堂”,与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6
  • 徐之瑞《水龙吟·登瓜步江楼》阅读答案

    水龙吟·登瓜步江楼 徐之瑞 怒涛千叠横江,是谁截断神鳌足?却思当日,风云叱咤,气吞巴蜀。江左夷吾,风流顿尽,神州谁复?但茫茫睹此,河山如故。悲何限、吞声哭。&nbsp…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12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之杜牧《清明》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之杜牧《清明》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