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用句式:句子成分的省略

文言文常用句式:句子成分的省略

  1、兼语省略。

  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来的。如:

  ①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召(之)入,使(之)拜夫人。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卿。

  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

  2、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

  这种省略有两个条件:一、省略的宾语必须是可以用代词充当的,即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如:

  ①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追(之)于宇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告(之)以事。

  3、部分介词的宾语往往省略。

  省略的宾语必须是从上文可以看出来,能够用代词充当的。如:

  ①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怵然为戒”,怵然为之戒,小心翼翼地因此警惕起来。“视为止”,视为之止,目光因此集中。“行为迟”,行为之迟,行动因此迟缓。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与谋”,与之谋,同他商量。

  ③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以告”,以之告,把情况告诉(孟尝君)。

  ④毋从俱死也。(《鸿门宴》)──“从俱死”,从之俱死,跟着他一起去死。

  ⑤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宴》)──“因以讽谏”,因之以讽谏,通过它来委婉地劝谏(朝廷)。

  4、介词“于”“以”往往省略。如:

  ①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逼兵势”,逼于兵势,被兵势所逼。

  ②又试之鸡。(《促织》)──试之鸡,试之以鸡,用鸡去试验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79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这两句是说,在这寒食节的日子里,路旁遍布百草千花,郎君拈花惹草,忘了回家,今天那美丽的香车又系在谁家的树上呢?前句写景,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0
  •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原文及译文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原文及译文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词作。此词表现暮春怀人之情,全词风格质朴淡雅,不事雕琢,不用典故,不论写景写情、写现实写回忆,…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5
  • 文言文备战的技巧之文言文虚词

    文言文备战的技巧之文言文虚词   而:   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和”或“及”或“又”。如:   ①闻善而不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0
  •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狱。司隶钟会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0
  •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翻译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翻译,欢迎来参考!   游褒禅山记   宋代:…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53
  • 文言文常见古代文化误区

    文言文常见古代文化误区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考点较为固定,是一个重要的得分点。但是很多同学在做文言文翻译时却很难得分,为此,本文总结出一些考生在解答文言文翻译题时,常常涉及的误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