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四大修辞知识点解析

文言文四大修辞知识点解析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自然有助于阅读的提高。这里着重说明的’是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或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影响较大的几种修辞格。

  (1)借代

  文言文中,借代修辞格运用的相当普遍,如果按字面翻译,往往会造成误解。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这里的“布衣”在古代不给理解,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事物本身,是一种借代。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后面的“不以臣卑鄙。”(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就会使人产生疑问:“穿布衣服”,怎么就“地位低”呢?在翻译时对这类地方应采取意译的,加以复原(译为“平民百姓”),否则往往会使人莫名其妙。

  (2)互文

  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互文在文言文中也较为常见。这类句子,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常常可以收到言简意中的效果。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意本是“不因有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

  (3)委婉

  在表述中,为了某种需要,对某件事情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换一种说法,这就是委婉。文言文中委婉修辞格常用于外交场合。如赤壁之战中初中英语,曹操给东吴下战书,“今治水军八十万从,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就是一种委婉说法。明明大兵压境,杀气腾腾,却故意说得十分轻松自在。对这类句子的翻译,则一定注意保持原文的修辞色彩。

  (4)讳饰

  讳饰实际上也是一种委婉,往往是由于人的忌讳而改变了说法。如对于“死”,帝王死叫“山陵崩”、“宫车晏驾”、“千秋之后”,老百姓死则称为“填沟”,了解这些说法的真正含义,才能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8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云际日光分万井,烟消山色露千峰”的意思及赏析

    “云际日光分万井,烟消山色露千峰”这两句逸句是说,雨过天晴,云际的日光普照千家万户;烟雾消散,雨露染得山色一片青翠。笔法自然,写景如画。 井:古制八家为井,…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1
  • 种梨

      《种梨》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文言文】   有乡人货梨于市(1),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2),丐于车前。 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  …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21
  • 中考文言文必考虚词“已”的详解

    中考文言文必考虚词“已”的详解   ⑴停止。例:①累寸不已,遂成丈匹。②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③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④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⑤是亦不可以已乎?(已:…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42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或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13
  •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王安石 柳叶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想见江南。 三十年前此地, 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 欲寻陈迹都迷。 宋人六言绝句,以这两首《题西太一宫》传诵较广…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8
  •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