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背诵五种方法

高中文言文背诵五种方法

  背诵有两个明显的功能;

  一、能帮助深入理解内容;

  二、能提高阅读翻译的效果。因此学习文言文最好熟读到背诵,这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的益处颇大。背诵文言文不等于死读硬背,而应讲求方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方法一、化整为零法。把一篇文言文当作一个整体去笼统地读,这便像“囫囵吞枣”,应把这个整体分析成若干意义段落进行分段熟读才好。

  分析:一篇课文经过意义段落的分析,便可看到文章的线索与作者的思路,对所写的人物和事物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然后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照生活的逻辑和照人地时与前因后果的交代,贯穿起来。层次既清楚了,熟读之后,很快就能背诵。背诵应分段背,各个突破,直到全部背完为止。

  方法二、抄读法。这是眼、口、手、心综合运用于背诵的方法。

  分析:眼看文章的字、词、句,口念文章的字、词、句,手写文章的’字、词、句,心想文章的字、词、句。抄抄读读,读读抄抄,不要多时,读完部分,便抄完部分,也就背完部分。那么全部读完,也就全部抄完,也就能够全部背诵完。当眼熟、口熟、手熟、心熟了,全文也就容易通过对它们的熟记而背出。

  方法三、累进法。采用此法有如滚雪球,即先读第一句,即背诵第一句;再将第一二句连读,即要求第一二句连背。依次类推,滚动前进,累积背完全文为止。

  方法四、三抓法。它是以自然段为单位实行三抓。

  [例]当要背诵《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之前,可以运用三抓。如在第一自然段里,先抓本段的第一个字—-“秦”;然后抓本段的起始句—-“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最后抓本段所体现的作者思路,文章脉络—-交锋发生在秦王与安陵君之间,是唐雎出使的前因,也是双方斗争的前奏。情节开端部分。这三抓相互都起到提示作用。依照这些提示去背课文就容易些。

  方法五、照看译文背诵法。即由语体文反回文言文。

  [例]如要背诵欧阳修《醉翁亭记》,可以先将它逐句译成现代汉语(即“古译今”),然后根据所译的汉语,再返回古代汉语(即今译古),由古到今,再由今到古,也就是从译文回复到原来的文言文,多次反复,这不但练习了古译今,而且可以比较古今词法句法,背诵原文,不论其长短,都是易为的。

  分析:以上五法,对于背诵原文,是行之效的。每一个方法,固然可以采用,几个方法,综合运用,似乎更好一些。总之,采用何法,没有定规,一个是各人所喜爱用什么法就用什么法,这是主观的一面,另一个则看客观的背诵效果了,采取的某法既快(背诵得快)又好(背诵准确),那么那个法就是一个最佳的方法。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89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捕蝗――刺长吏也――白居易诗词全集

    捕蝗——刺长吏也 [唐] 白居易 捕蝗捕蝗谁家子,天热日长饥欲死。兴元兵后伤阴阳, 和气蛊蠹化为蝗。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 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105
  • 文征明《秋日早朝待漏有感》阅读答案

    秋日早朝待漏有感 [明] 文征明 钟鼓殷殷曙色分,紫云楼阁尚氤氲。 常年待漏承明署,何日挂冠神武门②。 林壑秋清猿鹤怨,田园岁晚菊松存。 若为久索长安米,白发青衫忝圣恩。 【注】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7
  • 永遇乐明月如霜翻译赏析

      《永遇乐·明月如霜》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2
  • 《承宫樵薪苦学》原文与翻译

    承宫樵薪苦学 原文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312
  • 独怜幽草涧边生的下一句及全诗意思赏析

    独怜幽草涧边生的下一句 上有黄鹂深树鸣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的意思:我爱怜那滁州西涧青葱而又幽雅的春草,高高的树丛里传来黄莺鸟的鸣…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7
  •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九节》原文解析

      原文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翻译   孟子说:“议论别人的不善之处,由此引起的后患该怎么办呢?”   读解   议论别人的不善之处,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