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知识点

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知识点

  第一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áng)”等七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

  吾:吾与汝毕力平险

  余:余闻而愈悲

  我: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予:予观夫巴陵胜状

  谦称

  古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谦逊礼貌,在对话中往往不用自称代词,而常用谦称代替。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称其名。如: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自称低贱的身份。如: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牛马走”指“像走马一样被役使的仆人”,是谦称。②愚以为宫中之事。

  此外:“臣、不肖、小人”等代替第一人称时是谦称。

  注意

  “孤、寡人、朕”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

  如:孤不度德量力,安陵君其许寡人

  “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自我称谓了。如: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卬(áng)”,多用在《诗经》中,“台”多用在《尚书》里,后代都不使用了。

  “臣”是春秋战国时的人自称。后来则变成臣子的`自称了。

  第二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而、乃、若”等六个。其中以“女、汝、尔、若”四个为常见。

  “汝”、“女”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例如: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汝:汝是大家子

  尔:尔等

  若:若属皆且为所虏

  尊称

  “子、足下、君、公、先生、大王、陛下(对君王)”作第二人称时,是尊称,相当于先生,“您”。

  1、称人之字。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汉书李广苏建传》)

  2、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

  古人多用“子”、“君”、“公”、“先生”等。

  例如:①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孟子滕文公下》)

  3、称人以其近侍、所在。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

  如:①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②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第三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彼、之、其、厥、他、渠”等六个。其中以“彼、之、其”三个为常见。

  彼: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之:公与之乘

  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他”在上古汉语中不是第三人称代词,只表“其他”、“别的”之类的意思,是指示代词。“他”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大概始于晋代。“渠”后来也可作第三人称代词。如:“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 (《三国志吴书赵达传》

  相关阅读:描写妈妈外貌的好句子大全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资料 钱学森的资料简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9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   导语: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中包括了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及鸿门宴三篇重要文言文,三篇文章的学习,对于我们积累文言文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3
  • 文言文《战国策》的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战国策》的原文及翻译   苏秦拘于魏,欲走而之韩,魏氏闭关而不通。齐使苏厉为之谓魏王曰:“齐请以宋地封泾阳君,而秦不受也。夫秦非不利有齐而得宋地也,然其所以不受者,不信齐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6
  • 描写山水四季古诗

      1.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1
  • 高适《送兵到蓟北》原文、注释和鉴赏

    积雪与天迥(2),屯军连塞愁(3)。 谁知此行迈(4),不为觅封侯。   【注释】 (1)蓟北:蓟州以北地区。蓟州汉唐治所在渔阳(今天津市蓟县),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这…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44
  •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全诗翻译赏析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译文]   美丽的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来了,不知它生了几根新枝?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8
  • 文言文《师说》疑难词句例解

    文言文《师说》疑难词句例解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谓语句。“师者”是主语,以下的是名词性谓语。“所以传道受业解惑”是名词性结构。“所以”等于“用之”或“以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