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文言文复习

初三文言文复习

  班级 姓名

  文 言 文 知 识 测 试 题

  (满分100分 60分钟完卷)

  童 趣(38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给下列带点字注音。(5分)

  稚( zhui ) 藐( miao ) 拟( yi ) 唳( li )

  怡然( yi ) 土砾( li) 壑( he ) 庞然大物( pan ) 癞虾蟆( )

  2.填空。(5分)

  (1)选自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作者是 清 代的 沈复 。

  (2)《童趣》一文中依次写了 观蚊如鹤图 、 神游山林图 、观虫斗,驱赶 癞蛤蟆 三件事,全文紧紧围绕一个" 物外之趣 "字,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

  (3)" 物外之趣 "是本文画龙点睛之语,而这需要通过 想象 和 联想 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的。

  3.指出"以"这个词在下列语境中的意思。(1分)

  (1)以丛草为林( 把 ) (2)徐喷以烟( )

  4.解释下列句中 "之"字的含义。(2分)

  (1)物外之趣 ( ) (2)昂首观之( )

  (3)为之怡然称快( ) (4)驱之别院 ( )

  5.解释下列带点的.词。(7分)

  1)盖一癞蛤蟆( 原来是 )

  2)私拟作群鹤舞空( 暗自 )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通缰 )

  4)怡然称快( 高兴 )

  5)凹者为壑( )

  6)鞭数十( )

  7)驱之别院( 驱赶 )

  8)徐喷以烟( )

  9)果如鹤唳云端 ( 鸣叫 )

  10)方出神 ( )

  11)尽为所吞( )

  12)心之所向( )

  13)故时有物外之趣( )

  14)作青云白鹤观(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故时有物处之趣。

  译文:

  (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译文:

  (3)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文:

  (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文:

  (5)蹲其身,使与合齐,定目细视。

  译文:

  7.问答题。(8分)

  (1)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2)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3)作者把癞虾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

  (4)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答:

  《论语》十则(62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闰; 。"《为政》

  5、子曰:"由,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 。"《卫灵公》

  1、把原文中空白处的句子补充完整。(5分)

  2、常识填空。(6分)

  1)孔子名 , 字 , 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是 家学派创始人。

  2)《论语》是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 及其门徒的 ,与《 》 《 》 《 》 合称"四书".

  3、注音。(4分)

  愠( ) 自省( ) 论( )语 罔( )

  诲女( )( ) 殆( ) 弘( )

  3、理解填空。(21分)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 ,

  2)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 ,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4)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 ,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 ,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 ,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

  9)鼓励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

  10)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 并阐述为 ,

  4、解释加点的字。(7分)

  1)时习

  2)不亦说乎

  3)不愠

  4)吾日三省吾身

  5)不信

  6)传不习

  7)温故

  8)罔

  9)殆

  10)诲女

  11)是知

  12)弘毅

  13)后凋

  14)其恕乎

  5、翻译下列句子。(14分)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译文: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

  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3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5分)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品德修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9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卷五十 ◎南省说书十道

      【左传三道·问供养三德为善】   对:《易》者,圣人所以尽人情之变,而非所以求神于卜筮也。自孔子没,学者惑乎异端之说,而左丘明之论尤为可怪,使夫伏羲、文王、孔子之…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8
  • 北风行烛龙栖寒门翻译赏析

      《北风行·烛龙栖寒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古诗词全文如下: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1
  • 墨子《万事莫贵于义》

    原文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85
  • 古诗写景:盛唐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盛唐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赏析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160
  • 李商隐《嫦娥》原文、注释和鉴赏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 (1)嫦娥: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了…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30
  • 曾国藩诫子书

    朝代:清代 作者:曾国藩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而心安…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6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