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1.本诗出自             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_(诗人) ,他和           ,           ,并称为“初唐四杰”。
2.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               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                的人生态度、        的志趣和的          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
3.此诗是一首         诗,全诗表达了与知己的                  ,抒发了对朋友远行的              之情,体现出作者                  。
4“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              ,上任路途的          。“     ”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         联系起来。
5、颈联蕴含了                                                       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            的,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这一句成为               的不朽名句。
6.词语积累:
之:               城阙(què):皇宫门前的望楼,往往被用来代表        。这里指唐朝都城           。       辅:以……为辅佐,这里是                   的意思。  津:           。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         。
宦(huàn)游:                     。          海内:               ,即全国各地。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               。          比邻:并邻,        。
无为:              。歧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沾巾:意思是             。

【答案】
1.《王子安集》   唐朝,王勃 ;骆宾王 卢照邻 杨炯   2.悲苦缠绵    积极乐观   高远        旷达     3。送别  惜别之情   留恋慰勉  高远的志趣.   4.卑湿荒远   艰险      望   蜀川        5.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哲理         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    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      6.到 往 ;    京都, 长安;   拱卫;  渡口;   蜀川;  出外做官;   四海之内;     极远的地方;    近邻;   不要效仿;  岔路;   挥泪告别;

译文
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样(让泪水)沾湿佩巾。

赏析: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喻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颔(hàn)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这首诗四联均紧扣“离别”起承转合,诗中的离情别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现,又具有深刻的哲理、开阔的意境、高昂的格调,不愧为古代送别诗中的上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3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贼平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00
  •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淳熙间进士,调大足县主簿。通判隆庆府,嘉泰三年,郡大水,丙白守张鼎,发常平粟振之。寻又凿石徙溪,自是无水患。知大安军,岁旱,民艰食,丙以家财即下流籴米数万石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8
  • 《聊斋志异·雷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雷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长同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岁知名。乐虚心事之,夏亦相规不倦,乐文思日进,由是名并著。无何,夏连疫卒…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7
  • 富者乞羊

      【文言文】   楚富者,牧①羊九十九,而愿②百。尝访③邑里④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者,富拜之曰:吾羊九十九,今君之⑤一盈⑥成我百,则牧数足矣。   【翻译】   楚国有个富人,养…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24
  • “钱若水,字澹成,一字长卿,河南新安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钱若水,字澹成,一字长卿,河南新安人。若水幼聪悟,十岁能属文。华山陈抟见之,谓日:“子神清,可以学道;不然,当富贵,但忌太逮尔。”雍熙中,举进士,释褐同州观…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4
  • 辛弃疾――西江月

       西江月   宋代:辛弃疾   粉面都成醉梦,霜髯能几春秋。来时诵我伴牢愁。一见尊前似旧。   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锦囊来往几时休。已遣蛾眉等候。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