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拜新月》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拜新月    
李端
开帘见新月, 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 北风吹罗带。
⑴这首小诗写的主人公是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⑵第三句说,别人听不见诗中主人公的“细语”,结合诗的意境,想一想这些“细语”该是些什么内容?
⑶第四句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⑴一位少妇;写她思念丈夫对月细语的事。
⑵思夫时的千愁万绪、无限的烦恼,以及深深的关切嘱托等;
⑶第四句写寒风吹动少妇裙带来回飘动的景象,可见她“细语”时间的长久和她思夫时感情的深沉。

【注释】
  ①新月:农历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
  ②细语:轻声诉说。

诗意:
拉开窗帘,看到了一弯新月;就立即走下台阶随地而拜。轻声诉说,谁也听不见;只看见北风吹动了她的裙带。

赏析:
盛唐李端的五言绝句,描写盛唐时期拜月之风俗,作者对细节的描写传神入化,主人公拜月虔诚纯真的高尚情感跃然纸上,沁人肌髓。这首五言绝句,在轻描淡写之间让人顿时如身临其境,感受拜月全境,妙不可言。
唐代拜月的风俗流行,不仅宫廷及贵族间有,民间也有。这首描写拜月的小诗,清新秀美,类乐府民歌。诗中既未明标人物身份,就诗论诗,也无须非查明所指不可。以诗中情感与细节论,宫廷可,民间也无不可。
开帘一句,揣摩语气,开帘前似未有拜月之意,然开帘一见新月,即便于阶前随地而拜,如此不拘形式,可知其长期以来积有许多心事,许多言语,无可诉说之人,无奈而托之明月。以此无奈之情,正见其拜月之诚,因诚,固也无须兴师动众讲究什么拜月仪式。“即便”二字,于虚处传神,为语气、神态、感情之转折处,自是欣赏全诗的关键所在:一以见人物的急切神态,二以示人物的微妙心理。“细语”二字,维妙维肖地状出少女娇嫩含羞的神态。少女内心隐秘,本不欲人闻,故于无人处,以细声细语出之,诗人亦不闻也。其实,少女内心隐秘,非愁怨即祈望,直书反失之浅露。现只传其含情低诉,只传其心绪悠远,诗情更醇,韵味更浓。庭院无人,临风拜月,其虔诚之心,其真纯之情,其可怜惜之态,令人神往。即其于凛冽寒风之中,发此内心隐秘之喃喃细语,已置读者于似闻不闻、似解不解之间,而以隐约不清之细语,配以风中飘动之罗带,似纯属客观描写,不涉及人物内心,但人物内心之思绪荡漾,却从罗带中断续飘出,使人情思萦绕,如月下花影,拂之不去。后两句呕心吐血,刻意描绘,而笔锋落处,却又轻如蝶翅。
李端这首《拜新月》,纯用白描勾勒人物,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将人物一片虔诚纯真之情烘托而出,读之余音袅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表面看,似即写作者之所见所闻,又全用素描手法,只以线条勾勒轮廓:隐秘处仍归隐秘,细节处只写细节。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人物一片虔诚纯真的高尚情感跃然纸上,沁人肌髓。这正是诗人高超艺术功力所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4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一派水清疑见胆,数重山翠欲留人。”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一派水清疑见胆,数重山翠欲留人。”这两句是说,我们二人的友情如水清可以见底,肝胆相照;连数重苍翠的青山,似乎也在挽留故人,不忍离去。诗中有“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5
  • 文言文的练习题和答案

    文言文的练习题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大性,字伯和,端州四会人。少力学,尤习本朝典故。以父任入官,进《艺祖庙谟》百篇。又言:“元丰制,六察许言事,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3
  • “陆琼,字伯玉,吴郡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陆琼,字伯玉,吴郡吴人也。父云公,梁给事黄门侍郎,掌著作。 琼幼聪惠有思理,六岁为五言诗,颇有词采。大同末,云公受梁武帝诏校定《棋品》,朱异、刘溉以下并集。琼时年八岁,于客前覆局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84
  • 浅谈文言文试题解题思路

    浅谈文言文试题解题思路   浅谈文言文试题解题思路   " 历年来,高考语文卷文言试题的得分率相对其它类的题而言,都是较低的。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观象?我想这与我们汉语的古今…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3
  • 韩獗《雨多极凉冷》阅读答案附赏析

    雨多极凉冷   韩淲 焉知三伏雨,已作九秋风。 木叶凉应脱,禾苗润必丰。 地偏山吐月,桥断水浮空。 鸡犬邻家外,鱼虾小市中。 (1)试赏析颈联中“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8
  • 陈涉世家文言文题目及参考答案

    陈涉世家文言文题目及参考答案   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