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渡荆门送别》和杜甫《旅夜抒怀》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旅夜抒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桅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A.李诗写的是出峡日景,杜诗写的是峡中夜景。
B.李诗语言深沉刚健,像千锤百炼,熔铸而出,杜诗语言超脱豪放,无迹象可求;李诗语言学郁,杜诗语言奋发。
C.李诗描绘的景象开阔壮丽,杜诗描绘的景象险恶孤危。“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取景都非常阔大,构思都非常精巧 ,有异曲同工之妙。
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用的是比喻手法,而“官应老病休”是“老病应休官”的倒装。
答:B(把李杜二人的语言风格弄颠倒了)

2.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有哪些?
答:(1) 都在长江上扬帆而下,只不过李白是在出蜀之后,于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作的这首诗。杜甫是在今重庆市忠县至云阳县途中作的这首诗;
(2)都为五律,不仅韵律相同,而且在短短的仅四十余字的一首诗里,相同的词字竟有“平野”、“江”、“月”、“流”;
(3)这两首诗的气象都十分开阔,艺术表现手法较为自然。两诗的前后结构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由近展远,由狭而阔,大江,大地,星月,繁复的立体空间景象,映入胸怀。两诗的结句虽以“低调”和“收束”而止,但仍展现出辽远时空,令人作无穷无尽的遐想。

3.这两首诗的不同点在哪里?
答:(1)李白写《渡荆门送别》是青年时代,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游历时而作。《旅夜书怀》是杜甫晚年 ,即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杜甫辞去了幕僚的职务,带家眷离开成都,经渝州(今重庆)乘船到云阳县云安镇途中而作。两诗相差的年代刚好40年;(2)心境不一样,李白第一次走出蜀地的大山,天地开阔,,神荡胸襟,豁然开朗,兴奋喜悦之情,言于溢表。举目从没有看到的茫茫大江,山在大江和蓝天之间,成了渺渺的一线。李白的诗里,只有对壮阔山河的感叹和思乡的情怀,而没有人生风雨历程的伤愁。杜甫的心境和李白大不一样,蹇途人生,时运不济,颠沛流离,穷困缠身。恰又 辞官飘泊,那心境肯定是格外苍凉。在静静的夜里,在凄凄的江上,杜甫独自一人守着孤舟,多么悲凉和孤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这开阔的场景更衬托了杜甫的这种悲凉和孤独。李白诗的画面固然是一种令人遥想的大画面,是很美的,但杜甫这首诗却能深入到欣赏者的情感的内部,刺激欣赏者的心灵,一种对杜甫生活处境的同情和感叹油然而生。
     李杜之间的情宜甚深,特别是杜甫,多次做诗怀念李白。对李白的诗,杜甫更是称颂,说“白也诗无敌”。李白的诗在前,杜甫的诗在后,两诗的画面又这样接近。在艺术上,杜甫的《旅夜书怀》是否受到了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的影响呢?或者说《旅夜书怀》模仿了《渡荆门送别》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47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唐诗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许浑

    作者:许浑 朝代:〔唐代〕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译文及注释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古诗文 2023年2月25日
    45
  • 《沉醉东风渔夫》的原文及翻译

      【双调】沉醉东风 渔夫   黄芦岸白蘋渡口⑴,绿柳堤红蓼滩头⑵。虽无刎颈交⑶,却有忘机友⑷,点秋江白鹭沙鸥⑸。傲杀人间万户侯⑹,不识字烟波钓叟⑺。   作品注释   ⑴黄芦: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6
  • 【越调】天净沙(青苔古木萧萧)

             张可久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6
  • 《田子为相》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田子为相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①,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39
  • 水仙子・自足

    杏花村里旧生涯,瘦竹疏梅处士家①。深耕浅种收成罢。酒新刍鱼旋打②,有鸡豚竹笋藤花③。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④,闲时节自炼丹砂⑤。 注释⑴处士: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此指隐士。 ⑵酒新{…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64
  • 龚自珍《已亥杂诗》-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

    龚自珍《已亥杂诗》-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