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寓居吴兴》阅读答案及赏析

寓居吴兴
[南宋]曾几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注】曾几:两宋之际诗人。此诗作于宋室南迁之后。楚囚相对:本指春秋时期被虏到晋国的楚国人仲仪和他的同伴相对悲泣,后用于形容人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时,相对无策,徒然悲伤。“但知”句,化用曹操《短歌行》中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拙鸠:出自《禽经》,鸠不善于营巢。
(1)颔联采用了哪种抒情手法?表达了诗人何种生活情状?(5分)
(2)诗词专家刘学锴说:“落日孤云”“秋风秋雨”都不必是眼前实景,带有某种象喻之意。对此,你如何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用典。一方面表示诗人自宋室南迁后辗转流徙、无所栖托的处境,另一方面表明自己拙于营私、羞于求田问舍的性情。自伤自谦中有自负和自嘲之意。(或:比喻,诗人把自己比作只知绕着树飞的鹊,表明自宋室南迁后辗转流徙、无所栖托的处境。比喻不会营巢的拙鹊,表明自己拙于营私、羞于求田问舍的性情。自伤自谦中有自负和自嘲之意。)
(2)“落日孤云”“秋风秋雨”确如刘学锴所言。“落日孤云”既可以指眼前实景,也可以比喻诗人自己漂泊无依的处境。“秋风秋雨”也可以是路途中凄冷萧瑟的自然环境,同样也可比喻当时混乱而让人心伤的政治形势。

二:
(1)曾几的诗讲究炼字。请简要赏析首联中“真”“末”二字的表达效果。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颔联。
参考答案:
(1)“真”意为“真的”,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沦陷的现实难以接受的无比痛苦的心情。“末”意为“下等的”,“末策”即为下策。中原沦陷,诗人没有任何办法再到中原。表达了诗人对中原的无限思念。
(2)“但知绕树如飞鹊”句将自己比作绕树飞行的喜鹊,表达了对家国的眷念之情。“不解营巢似拙鸠”句将自己比作不懂筑巢的斑鸠,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沦陷的现状的无奈之情。

赏析:
《寓居吴兴》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者的一首七言律诗。诗首联慨叹徒作楚囚相对,无计克服神州;颔联转写自己的处境与生性;颈联进一步抒写忧国之情;这联直写国家沦亡后的状况。如今江北江南,音讯断绝,成了两个世界,眼前的秋风秋雨,是何等的凄清,自己又怎能长久淹留这里呢?秋风秋雨,既可看作实事,表现自己悲秋的愁闷,也可看作国家的象征,这番萧杀的状况,正同眼前国家面临的局势,怎能不使人忧虑万分、感慨系之呢?尾联宕开一层,语意双关。“落日孤云”在这里是写景,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他感到自己正像黄昏中飘浮的一朵云彩,不知何处是归宿。这样一结语意双关,余情不尽。全篇以家国之慨始,以身世之叹结,隔联相承,起得突兀,结得低回不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5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①,鹤背扬州十万钱②。白云两袖吟魂健③,赋庄生《秋水》篇④,布袍宽风月无边⑤。名不上琼林殿⑥,梦不到金谷园⑦,海上神仙。 注释①蝇头:小字。老子五千言:指春秋思想家老…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65
  • 锦堂春·半壁横江矗起

    朝代:明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半壁横江矗起,一舟载雨孤行。凭空怒浪兼天涌,不尽六朝声。隔岸荒云远断,绕矶小树微明。旧时燕子还飞否?今古不胜情。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599
  •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这两句诗是赞颂画家王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他不愿受时间的催迫,不愿仓猝从事,十日才画一水,五日才画一石。大家风度,笔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7
  • 【仙吕】醉中天(弹破庄周梦)

             王和卿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82
  •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侍郎魏学曾后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3
  • 《三峡》《岳阳楼记》阅读答案对比

    【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