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阅读答案及赏析

诉衷情
陆游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注】①九重城:指京城。②幽并:幽州、并州,此指金国占领区。③平章风月:写评品风月的文字。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词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全词运用了对比(或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2分)。上片回忆刚到帝京时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的情景(虚写)(1分),与下片描写晚年壮志未酬,而白发早生的感慨(实写)(1分),形成强烈对比,表现出了词人的无奈和愤懑之情。(1分)(其它手法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1)壮志难酬之情,词句“时易失,志难城”写时机失去,壮志难酬。(2)感叹年华易逝,“鬓丝生”两鬓已经生白发。(3)生活的无奈和愤懑之情,“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写只好写文章品评风月,指点山川,建立另外一种“功名”。(答到一点给3分,两点即满分,其它情感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译文
当初我作为低级官吏进入京城,结识的朋友都是英雄豪杰。起草重要文书,用蜡封固并连夜传送,骑着马奔驰传告中原人们。时机容易失去,壮志难酬,两鬓已生白发。只好写文章品评风月,指点山川,建立另外一种“功名”。

赏析:
《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南宋词人陆游所作的一首词。全篇率意而写,不假雕琢,语明而情真,通过上下片的强烈对比,反映出陆游晚年的不平静心情。
词的上片是忆旧。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起首两句写早年的政治生活。唐宋时九品官服色青,公元1160年(高宗绍兴三十年),陆游由福州决曹掾被荐到临安,以九品官入京改职,言“青衫”十分贴切。陆游为官期间交识的同辈人士多是一时俊彦,因言“结友尽豪英”。
“蜡封侯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写任圣政所检讨官时的活动,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很鼓舞人的。这时宋孝宗刚即位,欲有所作为,遂恢复起用主战派的著名人物张浚,筹划进取方略。
词的下片是抒愤。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换头三句既是词意的转折,接连三个三字句如走丸而下,表现出他激动的心情,也反映了他的政治经历的转折。“时易失”,先就大局而言,就是说,好景不长,本来满有希望收复中原的大好机会竟被轻易地断送了!宋孝宗操之过急,张浚志大才疏,北进结果遭到符离之败,反而又结成了屈服于金人的隆兴和议。这些史实概括在这一短语之中,表现出了陆游的痛惜之感。“志难成,鬓丝生”就个人方面说,正因为整个政治形势起了变化,自己的壮志未酬,而白发早生,以致成终身大恨。六字之中,感慨百端。
“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歇拍三句写晚年家居的闲散生活和愤懑情绪。“平章风月,弹压江山”是相对上片结交豪英,夜半草檄而言的。那时候终日所对的是英雄豪杰,所作的是羽书檄文;此时终日所对的则是江山风月,所作的则是品评风月的文字,成了管领山川的闲人。天壤之别的场景,怎能不令词人痛心疾首,透出无奈之态。风月的品评,山川的管领,原是“闲者”的事,与“功名”二字沾不上边,而结句却说“别是功名”,这是幽默语,是自我解嘲,也是激愤语,是对那些加给他“嘲咏风月”的罪名的人们,予以有力的反击,套用孟子的一句话就是:“予岂好嘲咏风月哉;予不得已也!”
全篇率意而写,不假雕琢,语明而情真,通过上下片的强烈对比,反映出陆游晚年的不平静心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5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元忠,赵郡柏人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元忠,赵郡柏人人也。初,无忠以母老多患,乃专心医药,研习,遂善于方技。性仁恕,见有疾者,不问贵贱,皆为救疗。家素富实,其家人在乡,多有举贷求利,元忠每焚契免责。乡人甚敬重之。魏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6
  • 高考文言文分析

    高考文言文分析   一、分析概括作者在中的观点态度   1、文中筛选法   (1)弄清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8
  • 徐宣字宝坚,广陵海西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徐宣字宝坚,广陵海西人也。避乱江东,又辞孙笨之命,还本郡。与陈矫并为纲纪,二人齐名而私好不协,然俱见器于太守陈登,与登并心于太祖。海西、淮浦二县民作乱,都尉卫弥、令粱习夜奔宣家…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8
  • 沈括《桂屑除草》原文和译文

    原文 杨文公《谈苑》记江南后主患清暑阁前草生,徐锴令以桂屑布砖缝中,宿草尽死,谓《吕氏春秋》云“桂枝之下无杂木”,盖桂枝味辛螯故也。然桂之杀草木,自是其性,不为辛螯也。《雷公炮炙论…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244
  • 袁枚《山之叟》“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①,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9
  • 欧阳修《简肃薛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简肃薛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导语: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欧阳修《简肃薛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希望…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