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韦庄《古离别》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古离别 
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①,不那②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    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①毵毵(sān):柳叶枝条下垂貌。②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1)恰当巧妙地运用虚词,可以细微周到地表情达意,活跃情韵。这两首诗都用了一个虚词 “更”,请分析“更”字在两首诗中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答:刘诗中“更”字缀在“远”前,着重写对方的不幸甚于自己,从而使同病相怜之情、依依惜别之意,表现得更为丰富、深刻;韦诗中“更”与前文“不那”构成了层进的关系,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那么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浓,更要使远行人断肠了,一个“更”字加重了离别时内心的感伤之情。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比较两首诗在写景抒情上的不同。(3分) 
答:相同点:都运用了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手法。
不同点:刘诗用“猿哀啼”“暮色江头”“孤舟”一系列意象构成了一幅清凄的画面,以哀景写哀情;韦诗用“晴烟”“垂柳”“江南春色”等意象构成了一幅色调鲜明、诗意盎然的美景,以此来反衬离愁别绪,即以乐景写哀情。

对比赏析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诗人通过描述与裴郎中同时被贬吉州,在两人分开的途中所见景物,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舍的深情,又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的感叹。
首句描写氛围。“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七个字,没有一笔架空,将送别的环境,点染得“黯然销魂”。猿啼常与悲凄之情相关。《荆州记》载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何况如今听到猿声的,又是处于逆境中的迁客,纵然不浪浪泪下,也难免要怆然动怀了。“客散暮江头”,也都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
  第二句“人自伤心水自流”,切合规定情景中的地点“江头”,这就越发显出上下两句有水乳交融之妙。此时日暮客散,友人远去,自己还留在江头,更感到一种难堪的孤独,只好独自伤心了,而无情的流水却只管载着离人不停地流去。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伤心”,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情。
  三四句从“伤心”两字一气贯下,以前两句更推进一步。第三句在“远”字前缀一“更”字,自己被逐已经不幸,而裴郎中被贬谪的地方更远,着重写出对方的不幸,从而使同病相怜之情,依依惜别之意,表现得更为丰富、深刻。末句“青山万里一孤舟”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随着孤帆远影在望中消失,诗人的心何尝没有随着眼前青山的延伸,与被送者一道渐行渐远!
  从通篇来看,基本上采用了直陈其事的赋体,紧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写景与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挚意深,别有韵味。

二:
《古别离》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第一、二句写眼前离别时的情景。第三、四句继而写想象中离别后对江南春景的感受。这首诗以景抒愁的寻常比拟,用优美的景色,来反衬离愁别绪,并做到了色调鲜明,和谐统一。
用美丽的景色与欢快的感情互相衬托,互相点染,这是诗人们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而韦庄这首诗却不同,诗人别开生面,用美景衬托离愁,用离愁点染美景。把离愁与美景揉和在一起,使其互相作用,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晴烟漠漠,杨柳依依,日丽风和,一派美景。作者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它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出了在这个时候分别的难解之情。第二句转入“不那离情酒半酣”,一下子构成一种强烈的反差,使满眼春光都好象黯然失色,有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就越强烈的感觉。“酒半酣”三字也下得好,不但带出离筵别宴的情景,让人看出在柳荫之下置酒送行的场面,并且巧妙地写出人物此时的内心感情。因为假如酒还没有喝,离别者的理智还可以把感情勉强压制,如果喝得太多,感情又会完全控制不住;只有酒到半酣的时候,别情的无可奈何才能给人以深刻的体味。“酒半酣”之于“不那”,起着深化人物感情的作用。
三、四两句再进一层。三句用“更”字一转,用一“指”字,写出临别时的杨鞭指点动作,使这幅图画更加栩栩如生。四句用“断肠春色在江南”七字,作进一层的抒写,将要云的江南,春天来得更早,春色也就更加动人,它带给行人的不是欢乐,而是更多的因春色而触动的离愁。写到这里,诗意也就自然突现出来了。
全诗色调鲜明,音节和谐,语言流畅华美,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晚唐写景伤别的作品中是较好的一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6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浅谈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浅谈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4
  • 七录

      【文言文】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①,抄毕朗诵一过,即②焚之,又钞,如是③者六七始已④。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jūn)⑤日沃汤⑥数次,后名读书之⑦斋曰&ldquo…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29
  •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的翻译赏析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作者为唐朝诗人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弃甘幽独,谁云值故人。好音怜铩羽,濡沫慰穷鳞。   困志情惟旧,相知乐更新。浪游轻费日,醉舞讵伤春。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8
  • 酒泉子·水碧风清

    朝代:五代 作者:顾敻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水碧风清,入槛细香红藕腻。谢娘敛翠,恨无涯,小屏斜。堪憎荡子不还家,谩留罗带结。帐深枕腻炷沉烟,负当年。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652
  • 黔之驴与鹦鹉灭火这两篇文言文给我们的启示

    黔之驴与鹦鹉灭火这两篇文言文给我们的启示 一、黔之驴 1、老虎角度: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不能贸然斗争,要深入调查探…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49
  • 高中阅读题难倒原文作者

      “鸡生了个蛋,问蛋清为什么是透明的?有什么哲理?蛋的营养成分有几种?鸡哪知道啊?不要问我,童鞋们!”前日,得知大批中学生在微博上追问散文《雪夜》中写作意图、结构分析时,该文作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