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1)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三)动词,到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1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判断句举例说明

    文言文判断句举例说明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第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4
  •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   何……之有:表反问,其中“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9
  • 《壶中九华诗并引》

    苏 轼 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櫺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纪之。 清溪电转失云峰, 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4
  • 陈谏议教子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

    古诗文 2020年3月4日
    742
  • 论诗五首·其二

    朝代:清代 作者:赵翼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774
  • 一气呵成的意思解释 一气呵成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一气呵成的意思: [yīqìhēchéng] 1.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 2.比喻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一气呵成百科解释: 【一气呵成】yíqìhēchéng呵:…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