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乎的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乎的用法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1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鲁仲连谓孟尝原文及翻译

      齐四·鲁仲连谓孟尝   作者:刘向   鲁仲连谓孟尝:“君好士也,雍门养椒亦,阳得子养,饮食、衣裘与之同之,皆得其死。今君之家富于二公,而士未有为君尽游者也。”君曰:“文不得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79
  •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纳兰性德《青衫湿·悼亡》翻译赏析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译文】  当年与你欣赏美景,如今却丧失了,辜负了往日的一片深情。   【出自】  清朝  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0
  •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这两句写夏日风雨急骤的景象:池中荷花本不畏风,但狂风偏要乱吹漫卷,使荷花倍受摧残;墙上薜荔,雨本难侵,暴雨偏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2
  • 高考语文文言文用法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用法复习   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7
  • 《照镜见白发》翻译及赏析

      《照镜见白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注释】   ⑴照镜见白发:照镜子时看到自己白头发多了,…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87
  • 古诗东溪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梅尧臣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东溪译文及注释…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