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字词要异读的情况

文言文中字词要异读的情况

  一、通假字异读

  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如: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这里的景是影的通假字,就读影的音yǐng。

  二、读破音异读

  读破音,是采用改变字词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词性和意义的改变。例如: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司马迁《鸿门宴》)里的`王由名词活用为动词,当称王讲,读作wàng,以示和作名词的王不同。在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一句中,乘则活用为量词,读作shèng而不读chéng。

  三、保留古音异读

  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器物名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了古音。例如: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在这里,房作古宫名用,读páng。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烛之武退秦师》)一句中逢作为人的姓氏,读páng而不能读féng。

  四、外族语言异读

  文言文中,有些来自外族语言的国名、人名、姓氏名等,有时读音较为特殊。例如: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汉书·张骞传》)此句中大宛是古西域的国名,宛读做yuān。在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一句中可汗是对我国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则应读为kèhán,而不能读为kěhàn。

  以上说的文言文的四种异读字和我们通常说的多音字多义字是有区别的。多音多义字的音和义在千百年来早已完全固定下来,为大家认可,并经常运用,而这里所说的异读,则只表示在具体的文言环境中,某个字音、义的变化,因此,切勿把它与我们现在的多音多义字混为一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2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丑奴儿慢·春日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日日登楼,一日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颓墙左侧,小桃放了,没个人知。徘徊花下,分明记得,三五…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541
  • “花舞野塘铺地锦,鸟鸣江树送春声”的意思赏析

    “花舞野塘铺地锦,鸟鸣江树送春声” 出自无名氏·《清明后喜晴》  这两句逸句是说,清明甫过,一场春雨初晴,野塘之上,花儿高兴得像是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3
  •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狱。司隶钟会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5
  • 示三子原文及赏析

      示三子   陈师道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唒。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作品赏析:   首二句说妻儿们去…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1
  • 眼儿媚原文赏析

      《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贺铸。其古诗全文如下: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3
  • 湘春夜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照当门。 翠玉楼①前,惟是有、一波…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