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高中文言文中“乃”字的用法

如何区别高中文言文中“乃”字的用法

  高中文言文里的“乃”字可以作副词、代词、连词用,不同词性翻译时意思不同。下面这里了乃作为副词的4种用法,作为代词的2种用法和作为连词的一种用法,希望高三考生们认真总结,理解性记忆,争取利用最少的时间突破文言虚词知识点,在考试中融会贯通。

  1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4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5用作连词

  “乃”用作连词,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①时夫仆具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徐霞客游记》)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2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柳永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崖,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00
  • 高中生怎样学习文言文

    高中生怎样学习文言文   高中生怎样学习文言文?跟随小编去看看吧!   首先,学习文言文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练。古人学习文言文,讲究烂熟于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9
  • 云居寺孤桐――白居易诗词全集

    云居寺孤桐 [唐] 白居易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静老不死。 自云手种时,一棵青桐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92
  • 《水仙子·咏江南》阅读答案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注 岚:山里的雾气。 秋光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8
  • 文言文考点备考:捕蛇者说考点

    文言文考点备考:捕蛇者说考点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语文网提供了中考语文文言文考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常识】   作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1
  • 《后汉书·阴兴传》“阴兴字君陵”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