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教读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教读

  学习文言文应重视朗读,这一点早已被广大语文老师认识与接受,这从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制订中就可以看出来。大部分老师们制订的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过,在现实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上,一节课下来,给人的感觉却是没有达成这一目标。原因何在,我觉得主要就是由于没有教读造成的。教读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其实在文言文教学中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教读可以很好地解决正确朗读这一问题。只要老师在教读时不出错,一般情况下,学生跟着读上三五遍,再自己去读,就不会出错了。如果不教读,让学生听一遍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就去读课文,很难保证不出错。这是由于文言文生字多,个别字的读音与今天通行的读音还不一样造成的。

  其次,教读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文章读流利。文言文之所以读起来不顺畅,除了生僻字多,难以认记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有些长句子不容易确定它的停顿。老师在教读课文的时候,当然能把停顿读出来,学生跟着读上几遍,自然能够把握长句的停顿。生字会认了,长句子的停顿把握了,学生怎能会读不流利呢?老师不教读,虽然也能让学生读流利了,不过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意义,老师的作用也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

  第三,教读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必须建立在正确把握文章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体会到文章的感情基调,并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呢?我认为还是教读。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一文中回顾自己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时曾这样写到:“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流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读辛弃疾词的。”

  老师当年有没有一句一句地教于漪和她的同学们读,不得而知,不过于漪在这里回忆的可是老师教古文的方式。老师满怀激怀地朗诵,确实是感染了学生,并影响了学生。我们在教文言文的时候,如果有感情地教学生读几遍课文,学生自然会很容易地进入文章的情景,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自然容易达成了。

  教读,除了能顺利完成以上三个教学目标之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为以后文言文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一方法,尤其适用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低年级学生,对于一些农村初级中学也非常适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3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司马光《孙权劝学》鉴赏

    司马光《孙权劝学》鉴赏   《孙权劝学》告诫人们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无论一个人先天天赋多好,如果后天不学习依然不能成功,相反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5
  • 余幼时即嗜学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余幼时即嗜学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77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鲁公治园,欲凿池》对比阅读答案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65
  • “别儿怯不花,字大用”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别儿怯不花,字大用。蚤孤,八岁,以兴圣太后命,侍明宗于籓邸。寻入国子学为诸生。 八番宣抚司长乃其世职,英宗遂授八番宣抚司长。既至,宣布国家恩信,峒民感悦。有累岁不服者,皆喜曰:&l…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4
  • “窦俨字望之,幼能属文”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窦俨字望之,幼能属文。既冠,举晋天福六年进士,辟滑州从事。府罢,授著作佐郎、集贤校理,出为天平军掌书记,以母忧去职。服除,拜左拾遗。开运中诸镇恣用酷刑俨上疏曰案名例律死刑二绞、斩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4
  • 《易传》文言文译文及注释

    《易传》文言文译文及注释   《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