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词

文言文中的词

  第一册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扁鹊见蔡桓公》

  ·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第二册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黔之驴》)

  ·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愚公移山》)

  第三册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

  ·挥汗成雨:大家用手抹汗,洒出去就像下雨一样。原来形容人多,后来也形容出汗多。

  ·比肩继踵:肩膀*肩膀,脚尖碰脚跟。形容人多,拥挤。

  ·张袂成阴:张开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阳光,形容人多。(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晏子故事两篇》)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画蛇添足: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有害无益。(《寓言四则》)

  ·买椟还珠:取舍失当,舍本逐末,是极不可取的。(《寓言四则》)

  ·滥竽充数:没有本事的人混在有本事的人中间凑数,终会露馅。(《寓言四则》)

  ·塞翁失马: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寓言四则》)

  第四册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披[被]坚执锐:身披坚硬的护甲,手上拿着锐利的兵器。比喻投身战斗。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第五册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醉翁亭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

  ·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六册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汤来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后来用以形容军受欢迎的情况。(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

  ·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溃败——《曹刿论战》

  ·三顾茅庐:东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聘请隐居于草庐的诸葛亮出来帮助打天下。后用来指诚心诚意再三邀请或访问。(《出师表》)

  ·妄自菲薄:不知自重,轻视自身价值。(《出师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4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1.班昭续《汉书》   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竞而卒。和帝诏昭就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5
  • “磨剑莫磨锥,磨锥成小利。”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磨剑莫磨锥,磨锥成小利。”这两句是说,要磨剑,不要磨锥。锥磨得再锋利,所起的作用毕竟有限。比喻人应当着眼于大事,不要斤斤于小利。以事说理,颇有教益。 出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0
  • “安平献王孚,字叔达,宣帝次弟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安平献王孚,字叔达,宣帝次弟也。孚温厚廉让,博涉经史。汉末丧乱,与兄弟处危亡之中,箪食瓢饮,而披.阅不倦。性通恕,以贞白自立,未尝有怨于人。 魏陈思王植有俊才,清选官属,以孚为文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8
  • 娄师德雅量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娄师德雅量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武后)以夏官侍郎娄师德同平章事①。师德宽厚清慎,犯而不校②。与李昭德俱入朝,师德体肥行缓,昭德屡待之不至,怒骂曰:“田舍夫③!”师德徐笑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24
  • 《陈禾传》文言文翻译

    《陈禾传》文言文翻译   导读: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62
  • 《县令丞簿史题名碑记》边贡阅读及译文

      武乡吴侯令阳信,以最①称。收令与丞与簿若②史者之姓名若干人列之碑,而树之于其听政堂之东,时正德辛巳夏四月之望也。   顷之,村父老十数辈,长眉曳筇杖,聚观之,按其名而数焉。至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