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忠《鹧鸪天》阅读答案及赏析

鹧鸪天
刘秉忠
残月低檐挂玉钩,东风帘幕思如秋。梦魂不被杨花搅,池面还添翠压稠
红叱拨,翠骅骝。青山隐隐水悠悠。行人更在青山外,不许朝朝不上楼。
注:①“稠”亦作“绸”。②红叱拨、翠骅骝:皆为马名。
1.“梦魂不被杨花搅,池面还添翠压稠”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妙?请简要赏析。(5分)
2.词的下阕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分)“搅”“压”两字用得最妙。(1分)“搅”,搅乱、搅断,这里赋予杨花以人的情态动作,加之“不被”,意思是少妇的思梦没有被纷纷飘堕的杨花搅断,似乎比“又还被莺呼起”的少妇幸运些。(2分)一片片翠绿的浮萍飘在丝绸一般的池面上,作者不说“飘”或“浮”,而特意用一“压”字,显示出一种沉重之感,更能突出思愁之深之重。(2分)

2.(6分)借代;借景抒情,以景衬情;妙用叠词;化用或引用前人诗词;双重否定的句式。“红叱拨,翠骅骝”皆为马名,这里运用借代的修辞,以骏马代人,暗示亲人已乘马离去,倍增伤感;“青山隐隐水悠悠”,“隐隐”“悠悠”两个叠词更为生动地描摹出山水的朦胧和遥远,表明离人已远走他方;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以山的朦胧水的悠长遥远来衬少妇不尽的思愁;“行人更在青山外”,直接引用欧阳修《踏莎行》“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将词义更推进一层,行程愈远也就意味着思妇的思念愈深;“不许朝朝不上楼”,“上楼”会因“青山隐隐水悠悠”“行人更在青山外”而一无所望,而失望不已,“朝朝”上楼,只能是“朝朝”痛苦,却“不许”“不上”,此处运用双重否定,情感强烈,更富有意蕴,足见思妇对行人的那种化解不开、挥之不去的浓烈的思愁。
(任选三点、每点2分)

作者
刘秉忠(1216—1274)元代政治家、作家。初名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曾祖于金朝时在邢州任职,因此移居邢州。

赏析:
这首《鹧鸪天》不属于刘秉忠“雄廓而不失之怆楚”一类作品,而呈现为另一种风格——“蕴藉而不流于侧媚”(王鹏运《藏春乐府跋》)。作品所写的思妇念远之情,是唐宋词中的传统题材,但它在作者的笔下却仍然显得新鲜别致。全词写了一位少妇从夜晚到天亮苦苦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景,其中的人物、情事看上去虽似曾相识,但其描写却又不落俗套,颇有情致。
作品从残月如钩的夜晚写起,首先推出一个静谧幽深的春夜之景,镜头随着和煦的“东风”,从斜挂屋檐的“残月”逐渐拉向帘幕低垂的闺阁,进而聚焦在愁苦中的少妇身上。作者没有去写少妇的容貌服饰,而是径直写她的思绪。宋秦观《浣溪沙》词云:“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可以看出,刘词的首二句由少游词翻新而来,但也确实写出了自己的意境。作品将少妇之“思”比之以“秋”,与词中“春”景形成一个鲜明的反差,以突出其情思的悲凉。三、四句写少妇由“思”入“梦”,词意化用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意境,苏词喻杨花为思妇,写其“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还写到杨花一夜后化成了“一池萍碎”。由东坡词不难想见刘词中少妇做的是一场“寻郎”的春梦,只是她似乎要幸运一些,没有“被莺呼起”,梦也没有被纷纷飘堕的杨花搅断。“池面”一句将时间移向了第二天。杨花经宿化萍,一片片翠绿的叶盖飘浮在丝绸一般的池面上,作者不说“飘”或“浮”,而是特意用了一个“压”字,显示出一种沉重之感,这是值得玩味的。对此还需要联系东坡的《杨花词》来理解,苏词在杨花化萍后接着写:“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因为这翠萍是“离人泪”,自然它也就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杨花化萍暗示天色已亮,这就在结构上很自然过渡到了下片,写少妇登楼望远,期盼人归。“红叱拨,翠骅骝”皆为马名。骅骝、叱拨在古诗文中一般作骏马的代称。此处是以马代人,暗示亲人已乘马离去。“青山隐隐水悠悠”为思妇登楼所见,以“隐隐”和“悠悠”二叠词加强语气,言山水的朦胧和遥远,表明离人已远走他方。宋欧阳修《踏莎行》词云:“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里,刘秉忠直接以欧阳修成句入词,将词意更推进一层,行程愈远也就意味着思妇思念愈深,由此而转出了“不许朝朝不上楼”一层意思。“上楼”却无所望见,得到的只是失望,“朝朝”上楼,只能是“朝朝”痛苦。作品本来写的是思妇一天的情况,但“朝朝”一语便使这个别的一天被赋予了一种普遍的意义,从而使小词的表现范围大为扩展。
这首小词艺术上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善于化用前人词句。在诸如相思别恨这一类传统题材的创作上,唐宋词可谓已登峰造极,无论意境还是语言,后至的元代词人是难出其右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以自己的独特生活感受,选择新的视角,巧借前辈成果,创造属于自己的新境界。刘秉忠这首《鹧鸪天》可谓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4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何逊《清平乐》阅读答案附赏析

    夕望江桥示萧谘议、杨建康、江主簿 南朝•梁 何逊 夕鸟已西度,残霞亦半消。 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 旅人多忧思,寒江复寂寥。 尔情深巩洛①,予念返渔樵。 何因适归愿,分…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7
  • 岑参《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阅读答案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3
  • 杜甫《登楼》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7
  • 纳兰性德《酒泉子·谢却荼蘼》阅读答案附赏析

    《酒泉子·谢却荼蘼》由清代诗人纳兰性德(1655-1685)所作,表现了作者的孤寂感伤怀人之情。 酒泉子 纳兰性德 谢却荼蘼, 一片月明如水。 篆香①消,犹未睡,早鸦…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7
  • 泰山土匪孙观、吴敦等四人敌不过谁一人?

    泰山土匪孙观、吴敦等四人敌不过谁一人? A.张飞 B.关羽 C.吕布 D.许褚 正确答案:D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69
  • 王维《漆园》阅读答案及赏析

    漆园①  王维 古人非傲吏, 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 婆娑②数株树。 注①漆园,庄子曾为漆园吏,楚威王遣使聘他为相,他不干,,反而对使者说:“子亟去,无污我!&rd…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