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百丈峰》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登百丈峰
高适
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
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① 百丈峰:在今甘肃省内。②燕支道:在匈奴境内。
  
(1)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徒”字的妙处。(3分)
(2)请结合诗的后三联,简析诗人所表现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徒”就是白白地,写了寒山孤单单地在边塞凌乱地矗立(1 分),营造一种苍凉、衰败的意境,(1分)呼应了前文中匈奴未灭,连年征战所带来的萧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伤感。(1分)
(2)(4分)情感一:“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表达了诗人目睹连年征战却不能定边的,希望出现英雄人物,早日结束战争;希望给国家和百姓以和平安定的愿望;(此点如果只答出前一部分或后一部分都可以得2分)情感二:目睹鸿雁南飞,心有所感,寓意诗人思归思家之情。(此点2分)

【参考译文】
早上登上百丈峰,远眺那燕支山道。高山上,汉兵遗留下来的堡垒高耸入云天;胡地的天空旷远苍茫。遥想当年霍将军,连年在此征讨匈奴。匈奴终究没能灭绝,这孤寒的高山空自承受着这些纷乱的事实。如今只见大雁高飞而过,此情此景更令人感慨伤怀。

赏析
《登百丈峰》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诗描写了登上百丈峰所见到的汉垒、胡天雄壮苍凉的景象,并联想到昔时战争及其意义;这首诗蕴含的思想体现了作者的远见卓识。
这两首诗描写了作者登上百丈峰的所见、所思,境界阔大而高迈。第一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百丈峰所见到的营垒、胡天雄壮苍凉的景象,并联想到昔日的战争以及这些战争对边塞的意义。回首当年的几多征伐,如今纷扰依然,诗人不禁感慨万千。诗人久居塞外,与边疆人民有过密切接触,因而对边疆事务体察入微,往往更能觉人所未觉。这首诗堪称是诗人怎样对处理边疆纠纷,以求长治久安之策的深深思考,因此此诗的政治意义与其文学意义一样光耀诗坛,横亘边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5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的古今异义及全文翻译

    木兰诗的古今异义及全文翻译   导语: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巾帼英雄,《木兰诗》讲述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下面是小编精心整…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9
  • 杨万里《虞丞相挽词三首其一》阅读答案

    虞丞相①挽词三首 (其一) 杨万里 负荷便宜重,经纶别有源。 雪山②真将相,赤壁再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 世无生仲达③,好来未须论。 【注释】①虞丞相,名允文,南宋抗金名…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0
  • 木兰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木兰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乐府诗集—-《木兰诗》【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51
  • 黄巾军管亥在乱军中被谁所杀?

    黄巾军管亥在乱军中被谁所杀? A.太史慈 B.张飞 C.关羽 D.乱军砍死 正确答案:C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1.5K
  • 木兰诗里面的通假字

    木兰诗里面的通假字   导语: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木兰诗里面的通假字,供大家阅读和参考。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木兰诗里面的通假字   对镜帖…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56
  • 梅尧臣《陶者》罗隐《峰》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4、从体裁角度看,两首诗都属于&n…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