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百丈峰》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登百丈峰
高适
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
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① 百丈峰:在今甘肃省内。②燕支道:在匈奴境内。
  
(1)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徒”字的妙处。(3分)
(2)请结合诗的后三联,简析诗人所表现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徒”就是白白地,写了寒山孤单单地在边塞凌乱地矗立(1 分),营造一种苍凉、衰败的意境,(1分)呼应了前文中匈奴未灭,连年征战所带来的萧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伤感。(1分)
(2)(4分)情感一:“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表达了诗人目睹连年征战却不能定边的,希望出现英雄人物,早日结束战争;希望给国家和百姓以和平安定的愿望;(此点如果只答出前一部分或后一部分都可以得2分)情感二:目睹鸿雁南飞,心有所感,寓意诗人思归思家之情。(此点2分)

【参考译文】
早上登上百丈峰,远眺那燕支山道。高山上,汉兵遗留下来的堡垒高耸入云天;胡地的天空旷远苍茫。遥想当年霍将军,连年在此征讨匈奴。匈奴终究没能灭绝,这孤寒的高山空自承受着这些纷乱的事实。如今只见大雁高飞而过,此情此景更令人感慨伤怀。

赏析
《登百丈峰》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诗描写了登上百丈峰所见到的汉垒、胡天雄壮苍凉的景象,并联想到昔时战争及其意义;这首诗蕴含的思想体现了作者的远见卓识。
这两首诗描写了作者登上百丈峰的所见、所思,境界阔大而高迈。第一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百丈峰所见到的营垒、胡天雄壮苍凉的景象,并联想到昔日的战争以及这些战争对边塞的意义。回首当年的几多征伐,如今纷扰依然,诗人不禁感慨万千。诗人久居塞外,与边疆人民有过密切接触,因而对边疆事务体察入微,往往更能觉人所未觉。这首诗堪称是诗人怎样对处理边疆纠纷,以求长治久安之策的深深思考,因此此诗的政治意义与其文学意义一样光耀诗坛,横亘边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5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中的顶真句

    木兰诗中的顶真句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又名《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木兰诗中的顶真句,希望大…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5
  • 以下孙坚手下四将,何人是使双刀的?

    以下孙坚手下四将,何人是使双刀的? A.程普 B.黄盖 C.韩当 D.祖茂 正确答案:D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76
  • 初中语文古诗类试题训练及答案汇编(二)

    初中语文古诗类试题训练及答案汇编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除钟磬音。 1.请赏析诗中的颔…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8
  • 木兰诗配套教材答案

    木兰诗配套教材答案   在木兰诗的配套教材中有相关的习题,那么相关的习题答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 )户( )织。不闻机杼声,惟( )闻女…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4
  • 描写雨天的古诗

    描写雨天的古诗   描写雨天的.古诗   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3…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31
  • 边塞诗赏析方法及试题解析技巧分析

    一、边塞诗”是以反映边界战争和征战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1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王翰&…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