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清平乐·弹琴峡题壁》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清]纳兰性德
  泠泠②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注〕①《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搏,声若弹琴”。②泠泠:水流声。
  
(1)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阅读答案:
  (1)描绘水声泠泠、关塞入云、秋风苍劲,鸿雁低飞的边塞景象,(2分)渲染苍凉肃杀的气氛,(1分)烘托作者行旅天涯的悲凉凄苦,(1分)为结尾抒情做铺垫。
  【试题分析】这里的“景象”略同于“意境”,即先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点明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还要点出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是该类题目答题的一般套路。所谓“作用”一般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但估计考生在回答“结构”方面的作用好像无从下手,这与题目设置不够明确有关。
  (2)抒发了知音难觅的苦闷、关塞行役的艰辛、背井离乡的无奈、英雄失路的落寞及对朝代兴衰的感叹。(每点一分,答出四点得满分。考生能读出知音难觅、离乡背井、壮志未酬、前朝如梦、边愁难尽等基本意思的,即可给分。)
  【试题分析】情感的把握是以真正读懂诗歌为前提的,这还涉及到作家作品相关背景知识,尽管高三学生可能读过纳兰性德的作品,但还是知之甚少的,所以只能从文本出发,仔细阅读,并依据中国古典诗歌表情达意的一般方式去仔细解读。考生还是能够读出知音难觅、离乡背井、壮志未酬等基本意思的。

翻译:
冷冷清清的长夜,谁是我的知音人?前朝如梦转眼又到了哪里,一曲边关的离愁着实让我难写.
那关塞远远的像是在天边的云层之中,我一个人随着北雁的鸣叫落寞地站在西风中.暂且唤来那青楼女子,别让眼泪淹没了英雄的豪情壮志.

情感:
1.知音难觅的苦闷
2.关塞行役的艰辛
3.背井离乡的无奈
4.英雄末路的落寞
5.对朝代兴衰的感叹

赏析:
泠泠水声如音出弦上,彻夜不息,只是知音难觅。前尘旧事,皆如梦幻,一曲边愁难以言尽。极偏远的关塞之地,山势高峻,耸立云天。西风苍劲,吹落雁鸣,鼓起青衫。何处唤来佳人如玉相伴,不让英雄寂寞,泪洒长天。
弹琴峡,《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水流石罅,声若弹琴。”容若此词可能作于康熙十五年扈驾到昌平之时。想那古时,这儿定是峰回路转,山青水秀。两山相峙,石壁相对,清溪中流,淙淙有声。两岸石壁为之共鸣,悠扬婉转,如琴声清脆悦耳,故名“弹琴峡”。元朝诗人陈孚到此,曾写诗“月作金徽风作弦,声岂待指中弹?伯牙别有高山调,写在松风乱石间。” 
这阕词,上片由水声泠泠起兴,慨叹知音难觅、前朝如梦、边愁难写等等,其复杂交织的悲感皆由这鸣琴一样的水声勾起。这是由听觉上引来的愁情落笔。下片仍是前景后情,从视觉、眼前景上进一步渲染这种愁情,结二句则由辛弃疾词句化出,自然浑成,表达了千古英雄皆寂寞的落寞情怀。
泠泠,常指声音的清越凄凉。唐代刘长卿有《听弹琴》一诗,用“泠泠”喻琴声,诗为:“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这是一首借咏古调的冷落,不为人所重视,来抒发怀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诗。前两句描摹音乐境界,后两句抒发情怀。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了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他的诗大多笔调苍凉沉郁,五律则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有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是诗的题旨之所在。 
容若以此起兴,“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看似是伤感水声无知音,实则是语带双关,伤心人别有怀抱。“伯牙别有高山调”,满腹心事有谁知。前朝旧事皆如梦幻,子期一逝而伯牙绝弦,千古知音,实难一得。这样的愁怀,又岂是一曲可写尽。
词的上片落寞幽清,下片写景却是异峰突起,于清越中显雄壮,词意颇有险绝之势。“极天关塞云中”此句出自杜甫《秋兴》诗之六:“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极天”,既言关塞山峰之高,又言关塞之远。《诗·大雅·崧高》中有,“崧高维岳,骏极于天。”《孔丛子·问答》中说,“今世人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以深渊为名。”
人随落雁西风,亦是苍凉肃杀之句。峰高入云,则秋风苍劲,鸿雁低飞。独立绝顶,胸中层云涤荡,人便有御风而翔之势。心意沉浮,风满袍袖,人的身心仿若全部融入苍茫时空之中。
词的结句,取辛弃疾《水龙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一感“无人会,登临意”之悲慨,直抒其郁勃胸臆。
寂寞,是千古英雄心中不愈的伤口。红襟翠袖,不是治愈英雄寂寞英雄的良药。然而,没有佳人的抚慰,英雄失意又失色。红袖添香,是温软轩窗小烛;红襟翠袖,揾英雄泪,则是落寞的皓风长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5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苏轼《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阅读答案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苏轼 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秦山禹甸。缥缈真奇观。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孤帆远。我歌君乱。一送西飞雁。  [注]①秦山禹甸:指会…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3
  • 蒋捷《霜天晓角·人影窗纱》阅读答案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宋)蒋捷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①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②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注】①从他:听…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5
  • 鉴赏诗歌语言类题解答方法步骤与试题练习解答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应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1
  • 吕本中《兵乱后杂诗(四)》阅读答案

    兵乱后杂诗(四) 吕本中 万事多反复①,萧兰②不辩真。 汝为误国贼,我作破家人。 求饱羹无糁③,浇愁爵④有尘。 往来梁上燕,相顾却情深。 【注】①反复:作“翻复&rdq…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28
  • 清明的唐诗宋词

    清明的唐诗宋词   导语: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到清明,我们不由地会想起描写清明节最著名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除了这一首,还有许多优美佳句值得…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1
  • 江总《雨雪曲》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