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龟蒙《别离》阅读答案及赏析

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改变了送别诗缠绵难舍的老调,显得别具一格。
B.“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通过对比写出了充满豪情的离别者形象。
C.“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总束前文,点明离别不值得感叹的原因。
D.此诗通篇抒情,格调高昂,境界雄奇。“带情韵以行”,给读者以壮美的感受。
2.简析:颈联“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在诗歌中的作用。  (4分)

参考答案:
1.D(3分)
2.共4分。承上启下(2分)。“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本意是说,毒蛇咬手后,为了不让蛇毒攻心而致死,壮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斩断,以去患除毒,保全生命(1分)。这一联,紧扣“离别”,更为尾联题旨升华蓄势(铺垫)(1分)。

作者: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赏析:
这首诗,叙离别而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写得慷慨激昂,议论滔滔,形象丰满,别具一格。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下笔挺拔刚健,调子高昂,一扫送别诗的老套,生动地勾勒出主人公性格的坚强刚毅,真有一种“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的气势,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彩笔浓墨描画出大丈夫的壮伟形象。威武潇酒,胸怀开阔,风度不凡,气宇轩昂,仿佛是壮士奔赴战场前的杖剑壮别,充满着豪情。
  颈联运用成语,描述大丈夫的人生观。“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本意是说,毒蛇咬手后,为了不让蛇毒攻心而致死,壮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斩断,以去患除毒,保全生命。作者在这里形象地体现出壮士为了事业的胜利和理想的实现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颈联如此拓开,有力地烘托出尾联揭示的中心思想。“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尾联两句,总束前文,点明壮士怀抱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志向,为达此目的,甚至不惜“解腕”。那么,眼前的离别在他的心目中自然不算一回事了,根本不值得叹息。
  此诗以议论为诗,由于诗中的议论充满感情色彩,“带情韵以行”,所以写得生动、鲜明、激昂、雄奇,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5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归纳

    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现技巧、艺术技巧这些概念大同小异,可以归结为都是手法的运用。而表现手法又可以细分为:描写手法、描写角度、修辞手法和抒情手法四类。只要我们掌握了每一…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3
  • 羁旅诗鉴赏方法及代表作品分析

    羁旅诗 羁旅就是漂泊之意。在诗歌中,用羁旅往往具有无可奈何的意思,也就是说不是主观不回家,而是客观没条件回家。古代人外出,不是在很短时间就可以回家的,无论得意,或者失意,也无论做官…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0
  • 木兰诗古文翻译及词句注释

    木兰诗古文翻译及词句注释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木兰诗…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1
  • 无名氏《水调歌》阅读答案附赏析

    水调歌 无名氏 平时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1)“平时落日大荒西”写了怎样的景象?(2分) (2)有人把最后一句的…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25
  • 山水田园诗与咏物诗的风格特点

    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2
  • 白居易《题岳阳楼》阅读答案及赏析

     题岳阳楼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注】①元和十…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