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鹧鸪天》阅读答案及赏析

鹧鸪天
秦观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1)这首词上片的构思扣紧了一个“梦”字,试对此作简要分析。(3 分)
(2)下片“到黄昏”容易让人想到李清照《声声慢》里的哪句词? “黄昏”意象的使用对刻画思妇形象有什么作用?(3 分)
(3)试赏析这首词末两句的表达效果。(5分)
参考答案
(1) 词的上片前两句写思妇在梦中被莺声唤醒而泪流不止(1分);后两句交待思妇做梦的原因是没有丈夫的消息(1分);通过想象虚写她在梦中与千里外的丈夫相见的情景。(1分)。
(2)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若答“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亦可给分)(1分)为思妇怀人创设情境(1分),烘托思妇寂寞独守的形象特点(1分)。[来源:学+科+网Z+X+X+K]
(3)末两句先以“炙得灯儿”暗示时间推移;(2分),接着融情入景,写思妇聆听雨打梨花的声音,实写她彻夜不眠的相思惆怅;(2分)同时这两句词还将口语与典雅的书面语结合在一起,突显了思妇寂寞凄苦的形象特点(1分)

赏析:
词的上片写思妇凌晨在梦中被莺声唤醒,远忆征人,泪流不止。“梦”是此片的关节。后两句写致梦之因,前两句写梦醒之果。致梦之因,词中写了两点:一是丈夫征戌在外,远隔千里,故而引起思妇魂牵梦萦,此就地点而言;一是整整一个春季,丈夫未寄一封家书,究竟平安与否,不得而知,故而引起思妇的忧虑与忆念,此就时间而言。从词意推知,思妇的梦魂,本已缥缈千里,与丈夫客中相聚,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梦境中得到了满足。这是何等的快慰,然而树上黄莺一大早就恼人地歌唱起来,把她从甜蜜的梦乡中唤醒。她又回到双双分离的现实中,伊人不见,鱼鸟音沉。于是,她失望了,痛哭了。
过片三句,写女子在白天的思念。她一大早被莺声唤醒,哭干眼泪,默然无语,千愁万怨似乎随着两行泪水咽入胸中。但是胸中的郁懑总得要排遣,于是就借酒浇愁。可是如李白所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怀愁怨,触绪纷来,只得“无一语,对芳尊”,准备就这样痛苦地熬到黄昏。李清照《声声慢》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词意相似。唯李词音涩,声情凄苦;此词音滑,似满心而发,肆口而成,然无限深愁却蕴于浅语滑调之中,读之令人凄然欲绝。
结尾两句,融情入景,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57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刘过《念奴娇·留别辛稼轩》阅读答案及赏析

    念奴娇·留别辛稼轩 刘过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 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64
  • 王维《漆园》阅读答案及赏析

    漆园①  王维 古人非傲吏, 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 婆娑②数株树。 注①漆园,庄子曾为漆园吏,楚威王遣使聘他为相,他不干,,反而对使者说:“子亟去,无污我!&rd…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6
  • 严武《军城早秋》阅读答案及赏析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5——765),字季鹰,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曾任成都剑…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5
  • 《木兰诗》原文注音

    《木兰诗》原文注音   木兰诗 北朝民歌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3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杜甫《月夜》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月夜①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3
  • 杨一清《山丹题壁》阅读答案及赏析

    山丹题壁 杨一清 关山逼仄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 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 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蚤闭门。 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 [注]①山丹:即今甘肃山丹…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