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古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例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鉴赏中的最高层次,它要求诗歌鉴赏者从诗歌中走出来,拉开距离观照(审视)诗歌作品,用现代观念对诗歌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作出评价。

初学阶段,一般不要求鉴赏者作出实质意义上的评价,只要求鉴赏者判断作品写的内容是什么,表现出的思想倾向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即使涉及到评价这一层次,也多是开放性题目,考生可以任选一面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一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多包含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热爱祖国及其山水,忧国忧民;②反对战争,追求和平;③政治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表达高洁情操,追求建功立业;④咏史规劝统治者,揭露社会黑暗;⑤表达亲情、友情、爱情、思乡之情;⑥抒发个人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等情感。

总之,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并由此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对古典诗词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社会价值。

例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范仲淹作此词时正在西北守边抗击西夏。“燕然未勒”意为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史载窦宪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伤感;②表现了戍边将士不曾破敌立功的抑郁之情。
词的上片是写景,体现戍边将士艰苦的环境:塞下秋天的荒凉、萧瑟,连南归的大雁都无留恋的意思;悲壮的军乐和杂乱的边声混合在一起,像是有意撩拨人的情怀;在落日余晖、烟雾缭绕的群山中间,有座早闭的孤城。词的下片是抒情,抒发的是有家难归的愁情,功业未建的悲情,白发戍边的苦情:“家万里”归去不易,“燕然未勒”归去无望。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两句的意思是,边喝着酒,边想着极遥远的家乡,可是敌人没有打败,哪能说到归去呢?它包含了戍边将士想念家乡却又不能归去的抑郁心情。

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孤雁  崔  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诸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注]缴,孤飞自可疑。

【注】矰:短箭。缴zhuó:系箭的绳子。
谈谈你对这首诗的思想内容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以孤雁自喻,借孤雁寄托自己漂泊流离、孤寂忧虑的羁旅之情。

“孤”是诗眼,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首联“行”与“独”作对比,凸现离一群的大雁的形象。颔联是全篇的警策。三句是说失群的原因;四句是说失群后的情态,细腻入微地描写了孤雁欲下未动的举动、迟疑畏惧的心理。颈联承上联而来,写孤雁穿云随月,振翅奋飞,然而仍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尾联写了诗人良好的愿望和矛盾的心情,是说孤雁未必会遭暗箭,但孤飞总使人易生疑惧。作者本是江南人,一生常在巴、蜀、湘、鄂、秦、陇一带漂泊,多天涯羁旅之常思。

要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就要明白这是一首咏物诗,所用的表现手法是比喻和象征,否则,理常解就不深刻甚至是错误的。

例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长相思  林  逋
吴山①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②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注】①吴山,在杭州钱塘江北岸;越山,在钱塘江南岸。②罗带,香罗带,古人把香罗带打成同心结,表示永远相爱。
“和靖先生”这首词更像一首民歌。试就你的理解,简单说说它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词写一个青年女子因爱情受到波折(“罗带同心结未成”)而泪别情人(“君泪盈”“妾泪盈”“两岸青山相送迎”)时的情景。

这是一首爱情诗。上片主要写景,借风景抒发感情;下片主要写情,感情衬托以物。上片写山,下片写水。整首词用第一人称。

爱情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如果钻牛角尖,臆想其中的“微言大义”,就会陷入误区。

例4: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在古人的诗词中,百花凋谢;落红满地,多表现孤独伤感之情,而欧阳修却一反往常,说是“群芳过后西湖好”,试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词上片写西湖景色,下片写人。关键在“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喧嚣的游人一走,诗人才顿感安静而欣慰,而细雨中双燕的归来更使诗人由衷的欣喜。
上片景中有人,下片人中有景,整首词真切表现了作者闲适、恬静、自得的心境。
欧阳修晚年退居颖州时,写了10首《采桑子》,这是10首中的第四首。词人一反常态,不为百花凋谢、落红满地而伤感,而为“游人去”“始觉春空”而欣慰,更为“双燕归来细雨中”而欣喜。
回答此题,要抓住题干的提示“一反往常”的伤春,仔细分析词人认为好的原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6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于吉是何方的道士?

    于吉是何方的道士? A.三清观 B.琅琊宫 C.紫虚观 D.二仙宫 正确答案:B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65
  • 汪元量《利州》阅读答案解析及赏析

    利州 汪元量 云栈遥遥马不前,风吹红树带青烟。 城因兵破悭歌舞,民为官差失井田。 岩谷搜罗追猎户,江湖刻剥及渔船。 酒边父老犹能说:“五十年前好四川!” &…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60
  • 木兰诗中的比喻

    木兰诗中的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中的比喻,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木兰诗的比喻句…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57
  • 蒋捷《·梳楼》阅读答案

         ·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7
  • 郑谷《鹧鸪》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鹧 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注】山鸡:鸟名,即雉,羽毛斑…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7
  • 《蟹》《螃蟹咏(其三)》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蟹 【明】 徐子熙 瀚海潮声万泒①浑,鱼虾随势尽惊奔。 雄戈老甲瞠双眼,独立寒秋捍禹门②。   螃蟹咏(其三) 【清】曹雪芹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