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村夜》朱淑真《秋夜》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1)两首诗均写了夜景,又各有不同,请具体分析。(3分)
(2)两首诗均写秋色秋味,但作者心境不同。试结合诗文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白诗写了月下虫声、荞花如雪的景色,写的是室外景,景物有动有静(1.5分)。朱诗写了月下床席凉满、梧桐影乱的景象,写室内景,写的是静景(1.5分)。
(2)白诗写的是恬淡适然的心境,一、二句动静结合,给人一种宁静感;三、四句,写月下荞花如雪,着色淡雅,全诗意境宁静恬淡。朱诗写的是凄凉孤寂的心境,一、二句写夜不成寐,三、四句写梧桐冷月,并巧妙地说明明月在“缺”(人不团圆)处朗照,意境凄清孤寂。(每点2分)。

二:
1.两首诗划线句均写了月夜之景,前者意境               ,后者意境                。(2分)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两首诗表达情感上的异同。(5分)
参考答案
1.宁静恬淡,凄清孤寂(2分)
2.白诗侧重借景抒情,最后以景结情。前两句写苍苍霜草,切切虫吟,行人绝迹,万籁无声,勾画出萧瑟凄清的乡村秋夜景象,流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后两句写月光皎洁,四野寂寥,土地寥阔,荞麦花雪白,描绘出了一幅清新恬淡的乡村月夜景象,表现出诗人惊喜愉悦的情感。朱诗前两句叙事,夜久无眠,剪烛花以消遣寂寞,后两句借景抒情,以景结情,写梧桐冷月,并巧妙的说明明月在“缺”(人不团圆)处朗照,表现诗人孤寂苦闷的心境。(5分)

赏析: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词丽句,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新恬淡,诗意很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

  “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月明荞麦花如雪”,多么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他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这奇丽壮观的景象与前面两句的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变化,写来是那么灵活自如,不着痕迹;而且写得朴实无华,浑然天成,读来亲切动人,余味无穷。无怪《唐宋诗醇》称赞它“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

《秋夜》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秋夜》是一首闺怨诗,言浅味永,表达了女诗人幽居的忧愁怨嗟、孤寂落寞。
     前两句叙事。首句交代时间、心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
      次句紧承“无眠”,写人事活动。既然辗转反侧难入梦,那么如何打发漫漫长夜呢?空房寂寥,红烛高烧,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了。“欲三更”接续“夜久”两字,极写思妇饱受孤独寂寞煎熬之苦。
      后两句写景。第三句转折一笔,写床席之月影。一个“凉”下得独特,这是全诗的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满”字表面是写光影之浓,其实是写忧思满怀,剪不断理还乱的郁闷之感。这一句明写屋内月色之凄美,暗表人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
     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月,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月在梧桐缺处明”,展现了一幅高远、疏朗的秋夜月色图。皎皎月华,想超脱而不得,“月”之明,恰好照出了人心深处无法擦拭的黯淡。“梧桐缺处”,这一背景形象的定格,暗含了思妇不得与意中人团圆的酸楚。
      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7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黄庚《暮春》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

    暮春 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4 分) (2) 诗写了暮春之景…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2
  • 贺铸《眼儿媚 萧萧江上荻花秋》阅读答案

    眼儿媚  无名氏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 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 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①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6
  • 庞统死时几岁?

    庞统死时几岁? A.二十八 B.三十二 C.三十六 D.三十九 正确答案:C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55
  • 木兰诗的课堂课件

    木兰诗的课堂课件   木兰诗塑造了一个勤劳、淳朴、勇敢、刚毅、轻视功名利禄、热爱家乡的女英雄形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木兰诗的课堂课件,欢迎大家阅读。   木兰诗的课堂课件(…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5
  • 《西湖梅》《昌谷北园新笋•其一》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西湖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昌谷北园新笋•其一 (唐)李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0
  • 蒋捷《虞美人·梳楼》李清照《如梦令》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如梦令&nbs…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