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的意思: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草遍地的郊野。
出自南朝诗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参考译文
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草遍地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

赏析: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南朝诗人谢朓创作的一首山水诗,是谢朓山水诗的代表作。这首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全诗十四句,前两句交代离京的原因和路程,领起望乡之意;中六句写景,描绘登山所望见的景色;后六句写情,抒发人生感慨。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晚登三山还里京邑》本诗先写在春天傍晚登山临江,回望京邑所见的景色,然后抒发怀乡之情。 开头两句用王粲离开长安时登灞陵回望长安和潘岳在河阳县望洛阳的故事,比 喻自己登三山还望京都建康。接着描写所见的景物,“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是后世传诵的名句。诗人观察事物很细致,语言运用十分准确:余霞的色彩不太 浓烈,因用“散”字;江水澄清,没有风浪,因而用“静”字。作者炼字传神,用语精确,既刻画出景物的真实面貌,又给人以美的感受。接下来“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勾両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这里众鸟的喧鸣与花儿的遍发相映 衬,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使人不禁为之感怀,进而引起诗人的怀乡之情,于是在诗的结束处,一句似感叹又似反问的语气真切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期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944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黠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启示

      【文言文】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抚床而止之,既而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81
  •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   说虎   虎之力于人不啻(ch)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①焉,别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5
  •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翻译赏析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0
  • 周邦彦苏幕遮全文翻译及赏析

      《苏幕遮》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98
  • 张溥嗜学文言文道理

    张溥嗜学文言文道理   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用手亲自抄写,抄完朗读一遍,马上烧掉,再抄写,这样六七遍才停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张溥嗜学文言文其中的道理,希望对你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2
  • 霓裳中序第一 姚燮

             故  苑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