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这两句是因飘泊的愁烦,而发出的恼春之词——这春光太不解人意了,我心里愁烦你却偏要催着春花急急忙忙地开放;我想安静一点,你却偏教黄莺絮絮叨叨地聒噪,惹得人心里更烦。这种表现手法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充分描绘出当时的真情实感,因而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

出自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九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①造次:急遽、匆忙。
②太丁宁:丁宁,本为言语恳切貌。太丁宁,反意用之,即厌其烦琐。

赏析
这第一首正是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心绪。“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然而春色却不晓人情,莽莽撞僮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春光本来是令人惬意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但是在被客愁缠绕的诗人心目中,这突然来到江亭的春色却多么扰人心绪!你看它就在诗人的眼前匆急地催遣花开,又令莺啼频频,似乎故意来作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他乡游子。此时此地,如此的心绪,这般的花开莺啼,司春的女神真是“深造次”,她的殷勤未免过于轻率了。杜甫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这首诗里恼春烦春的情景,就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相仿佛。只不过一在乱中,愁思激切;一在暂安,客居惆怅。虽然抒发的感情有程度上的不同,但都是用“乐景写哀”(王夫之《姜斋诗话》)则哀感倍生的写法。所以诗中望江亭春色则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丁宁,这就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很符合生活中的实际。仇兆鳌评此诗说:“人当适意时,春光亦若有情;人当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杜诗详注》卷九)正是诗人充分描绘出当时的真情实感,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引起共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96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宋史陆诜传》原文翻译

      原文:   陆诜,余杭人。进士起家,签书北京判官。范祥城古渭,诜主馈饷,具言:“非中国所恃,而劳师屯戍,且生事。”既而诸羌果怒争,塞下大扰,经二岁乃定。   提点陕西刑狱。时铸…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3
  • 《南史·何远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南史·何远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城人,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①甚密。迁武昌太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98
  • 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宋代:辛弃疾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堪痛…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9
  • ●卷四 ◎诗八十八首

      【秋怀二首】   苦热念西风,常恐来无时。及兹遂凄凛,又作徂年悲。蟋蟀鸣我床,黄叶投我帷。窗前有栖?,夜啸如狐狸。露冷梧叶脱,孤眠无安枝。熠?亦求偶,高屋飞相追。定知无几见,迫…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85
  • 文言文或新增断句与论述

    文言文或新增断句与论述   日前,随着《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公布,考生们对于考试性质、命题指导思想、试卷结构与考试范围等都有了一定了解。   据了解,能力…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0
  •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全诗意思及解析_唐代李颀

    全诗原文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