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之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临江之麋
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
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⑥道上。麋至死不悟。
  (《柳河东集·三戒》)
  
【注释】
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á):惊恐。③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的确。⑤俯仰:周旋,应付。⑥狼藉:散乱的样子。
⒈畋(tián):打猎。⒉魔(ní):幼鹿。⒊良:真。⒋偃:仰倒。⒌啖:舔。

  
【阅读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畋得麋麑( )
  ②自是日抱就犬( )
  ③习示之( )
  ④然时啖其舌( )
  ⑤麋至死不悟( )
  ⑥走欲与为戏(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①打猎②靠近③给……看④但是⑤醒悟⑥跑
2.①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
②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
3.“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

二: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自是日抱就犬    (    )    (2)稍使与之戏    (    )
    (3)抵触偃仆益狎    (    )    (4)然时啖其舌    (    )
    (5)麋至死不悟      (    )
2.翻译句子。
   (1)临江之人畋得麋麂,畜之。                                
    (2)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3.上文说“麇至死不悟”,麇不悟什么?                                           
4.作者通过这个寓言故事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1)靠近  (2)逐渐  (3)更加  (4)经常  (5)明白。
2.(1)临江的一个人打猎捕到一只幼鹿,养了起来。
(2)狗害怕主人,和它滚打得很友好,但还是经常舔舌头(想吃啊!)
3.被狗吃掉的原因。
4.不要企图扭曲、改变事物的本性,越想改变,麻烦就越大,顺势才是根本。

注释
1.畋(tián): 打猎。 2.麋(mí)麑(ní):麋鹿。麋,一种小型鹿类。这里“麋”、“麑”同义。
3.畜(xù):饲养。 4.垂涎:流口水。 5.扬尾:摇尾巴。 6.皆:都。
7.怛(dá):惊吓,呵斥。 8.自是:从此。自:从。是:这。 9.日:天天、每天。
10.就:接近。 11.习示之:让狗看熟了。习:熟悉(也可作“经常”理解)。之:代词,指群犬。
12.稍:渐渐,逐渐。 13.良:的确。
14.抵触偃(yǎn)仆:碰撞翻滚。抵触,相互亲近地碰撞。偃(yǎn)仆:放倒。
15.益:更加。 16.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17.俯仰:周旋,应付。 18.甚:很。
19.善:友好,友善。
20.然时啖其舌:然:表转折。时:经常,常常。啖其舌:舔它自己的舌头(想吃麋鹿)。啖:吃,这里的意思是"舔"的意思。其:自己的。
21.众:众多。 22走:跑。 23.喜而怒:既高兴又恼火。 24.共:一起。
25.狼藉:散乱,这里指尸体散乱不整。

翻译
临江有个人,打猎时捉到一只麋鹿,把它带回家饲养。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都摇着尾巴来了,那个人非常愤怒,便恐吓那群狗。从此主人每天都抱着小鹿接近狗,让狗看熟了,使狗不伤害它。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鹿在一起玩耍。时间长了,那些狗也都按照主人的意愿做了。麋鹿逐渐长大,忘记了自己是糜,以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时常和狗互相碰撞在地上打滚,越来越亲近。狗害怕主人,于是和鹿玩耍,和鹿十分友善,但时常地舔自己的嘴唇。多年之后,鹿走出家门,看见外面的很多狗在路上,跑过去想跟狗玩耍。这群野狗见了鹿既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路上一片狼藉。鹿到死也不明白自己死的原因。

寓意
作者对封建守旧势力及其爪牙深恶痛绝,采用寓言的形式,对他们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作者通过这则寓言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倚仗权贵而得意忘形的小人物,指出他们必败的命运。也讽刺了那些无自知之明、认敌为友、结果招致灭亡的人。[2]
"至死不悟"四个字,既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也勾画出麋的可怜与可悲.这则寓言故事在写法上突出的是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如"外犬见而喜且怒",用拟人的笔触刻画犬的心理活动.。
麑至死不悟的原因是: 它忘却了自己的种群本性,而且在养尊处优的情况下没有学会区分敌我。[2]

寓言分析
寓言往往是先叙述寓言故事,然后加以评论,使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借助动物、植物或人们相关的事例,来讽刺或揭露某些社会现象、做人之理,给人启示或教育。柳宗元的这篇寓言则要你用心思考方能领会其含义。
寓言描写了麑仗主人的宠势而傲“内犬”,最终落得个被“外犬”“共杀食之”的悲惨结局。影射了那些无才无德、依势放纵、恃宠而骄的奴才,讽刺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也讽刺了那些无自知之明,认敌为友,结果招致灭亡的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99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朝代:宋代 作者:赵秉文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回首赤壁矶边,…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01
  • 《喜迁莺晓行》翻译赏析

      原文:   喜迁莺·晓行   刘一止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5
  •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君死孝文时。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4
  • 《神鸡童谣》译文及赏析

      《神鸡童谣》   唐代:佚名   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   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   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丧…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92
  •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著名诗句赏析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nbs…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8
  • 《水调歌头・游泳》

    译文 刚饮过长沙的水, 现又吃了武昌鱼。 我在万里长江上横渡, 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 哪管得风吹浪涌, 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 今天我终可以尽情流连。 孔子在岸边叹道: 光阴如流水般…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20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