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林字伯槐,河内温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①常林字伯槐,河内温人也。年七岁,有父党造门,问林:“伯先在否?汝何不拜!”林曰:“虽当下客,临子字父①,何拜之有?”于是成共嘉之。
②太守王匡起兵讨董卓,遣诸生于属县微伺吏民罪负,便收之,考责钱谷赎罪,稽迟则夷灭宗族,以崇威严。林叔父挝客②,为诸生所白,匡怒收治.举宗惶怖,不知所责多少,惧系者不救。林往见匡同县胡母彪曰:“王府君以文武高才,临吾鄙郡,土广民殷,又多贤能,惟所择用。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华夏震慄,雄才奋用之秋也。若欲诛天下之贼,扶王室之微,智者望风,应之若响,克乱在和,何征不捷?苟无恩德,任失其人,覆亡将至,何暇匡翼朝廷。崇立功名乎?君其藏之!”因说叔父见拘之意。彪即书责匡,匡原林叔父。
⑧并州刺史高于表为骑都尉,林辞不受。后刺史梁习荐林宰南和,治化有成,超迁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有绩。文帝为五官将,林为功曹。太祖西征。田银、苏伯反,幽、冀扇动。文帝欲亲自讨之,林曰:“昔忝博陵,又在幽州,贼之形势,可料度也。北方吏民,乐安厌乱,服化已久,守善者多。银、伯犬羊相聚,智小谋大,不能为害。方今大军在远,外有强敌,将军为天下之镇也,轻动远举,虽克不武。”文帝从之,遣将往伐,应时克灭。
④出为平原太守、魏郡东部都尉,人为丞相东曹属。魏国既建,拜尚书。文帝践阼,迁少府,封乐阳亭侯,转大司农。明帝即位,进封高阳乡侯,徒光禄勋,太常。时论以林节操清峻,欲致之公辅,而林遂称疾笃。拜光禄大夫。年八十三,薨,追赠骠骑将军,葬如公礼,溢曰贞侯。
 (摘自《三同志》)
【注释】①常林的父亲,字伯先。②挝,zhuā,打。
1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有父党造门(          )        (2)不知所责多少(         )
(3)为诸生所白(          )        (4)林遂称疾笃  (         )
1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遣诸生于属县微伺吏民罪负,便收之,考责钱谷赎罪,稽迟则夷灭宗族,以崇威严。
18.概括常林见胡母彪时陈述的主要意思。(2分)
19.常林接连升迁,请具体分析有哪些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6.(4分)(1)登、到、来到、到……拜访(2)索取、索要(3)上告、告状、控告、报告、告(4)重、病重、病危
17.(6分)派众门生在隶属的县里暗中窥伺官员及百姓的过失,发现便立即把他们关押起来,然后严刑拷打让他们用钱粮来赎罪,如果计较、延误期限就杀尽宗族,来树立威严。
    诸:众、各、一些:属:隶属、下属;微:暗中、暗暗地;伺:窥伺、窥探、观察;负:罪过、过失、过错(与“罪”同义);责:拷打、惩处、责罚,或索取——“考责钱谷赎罪”译为“严刑拷打索取钱谷赎罪”也可以,如此与下文“不知所责多少”的“责”意同;稽:计较、争论;迟:延迟、延误;稽迟:合译为延误、延迟、拖拉等即可;夷:削平、诛灭、杀尽;崇:树立、增加、增高、抬高。错1处减1分,至多减6分。
18.(2分)在当前形势下,应广施恩德,任用有才之士,(1分)如此,才能扶助朝廷,建立功名(1分)。(答“希望从宽处理自己的叔父”不得分——不是“陈述的主要意思”。)
19.(5分)(1)有政绩:做南和县县令,治化有成;(2分)(2)有见识,有谋略:文帝要亲自领兵讨伐  叛军,常林劝其还是坐镇京师,只须派手下将领前去讨伐,文帝听从了他得意见,手下将领果然将叛军消灭。(2分)(3)节操清峻。(1分)

参考译文:
常林,字伯槐,河内郡温县人。七岁时,父亲的一个朋友登门拜访,问常林:“伯先在不在家?你怎么见了我不行礼?”常林说:“虽说应尊敬客人,但是你当着我说我父亲的字,我为什么还要行礼呢?”于是大家都嘉许他。
太守王匡起兵讨伐董卓时,派众门生在隶属的县里暗中窥伺官员及百姓的过失,发现便立即把他们关押起来,然后严刑拷打让他们用钱粮来赎罪,如果计较、延误期限就杀尽宗族,来树威严。
常林的叔父因为打了客人,被王匡的门生告了一状,王匡大怒,把他关进牢房治罪,整个常氏家族很惶恐,不知道要索取他们多少钱粮,还担心不知能否救出常林的叔父。常林就去找王匡的同乡胡母彪,说:“王府君凭着文武高才,到我们郡来当太守,鄙郡山河相绕土地辽阔,百姓富足,又有很多贤能的人才,可以任他重用。如今主上年幼,贼臣董卓虎踞京师,整个华夏为之震怒,正是各地雄才为国奋力之时。但如想要诛天下之贼,扶王室之微,使天下智士望风归附,纷纷响应,共同平息暴乱,除天时、地利外,还要靠人和。如果这三条同时具备,不是可战无不胜吗?但如果对百姓没什么恩德,任用的又不是贤能的人才,那么也就快灭亡了,哪有时间来匡扶辅佐朝廷,树立功名啊! 
对此,请您想一想这个问题!”接着常林就把叔父被关押的情况说了,胡母彪立即写信责备王匡,王匡就宽恕了常林的叔父。
并州刺史高干上表举荐常林为骑都尉,常林婉言谢绝,后刺史梁习又举荐常林当上了南和县的县令,常林治理和教化都很有成效,因而提升为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之处,都有政绩。文帝曹丕官居五官中郎将时,常林担任功曹。太祖曹操西征时,田银、苏伯乘机反叛朝廷,幽州、冀州动荡不安。曹丕想亲自带兵去讨伐他们,常林说:“我曾任职博陵、幽州,对于贼寇的情况,是可以猜测推断的。北方的官吏百姓,崇尚和平安定,厌恶战乱,受教化已久,安分守己的占大多数。田银、苏伯是乌合之众,阴谋虽大但才智不足,难成大患。如今我军主力远离京师,外面又有强敌,将军在此坐镇天下,如轻易出兵远征,即便取胜也不算大智大勇。”曹丕听从了他的意见,便派手下将官前去讨伐,果真很快就把叛军消灭了。     
常林以后出任平原太守、魏郡东部都尉,后又担任丞相府的东曹。魏国建立以后,被授予尚书。曾丕称帝后,他被提升为少府,封为乐阳亭侯,后又转任大司农。明帝曹睿即位后,常林被晋封高阳乡侯,升光禄勋太常。当时朝臣们都认为常林节操清峻,想要推他列入三公。但常林却称病重制止了。以后他又被授予光禄大夫。八十三岁那年,常林去世,被追赠为骠骑将军,朝廷像对待公爵那样为他拳行了葬礼,谥号贞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0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阅读练习之上枢密韩太尉书

    文言文阅读练习之上枢密韩太尉书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4
  • 王士祯《登燕子矶》原文及翻译解析

      原文:   金陵古都会,名山大川在封内者以数十,而燕子矶以拳石①得名。   矶在观音门东北,三面临江,峭壁山岩,石笋林立。观音山蜿蜒数十里,东与长江相属。至此忽突起一峰,单椒②…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75
  • 丁洲怀古

    朝代:清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特统精兵御上游,笳吹先遁惊若鸥。扬州空把残旗耀,赢得舟中骂不休。

    古诗文 2020年3月2日
    634
  • 谏太宗十思疏

    朝代:唐代 作者:魏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868
  • 小儿垂钓翻译及赏析

      《小儿垂钓》作者是唐朝文学家胡令能。其全文古诗如下: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前言】   《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83
  • “李森先,字琳枝,山东掖县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森先,字琳枝,山东掖县人,明崇祯进士。顺治二年,自国子监博士考选江西道监察御史。启睿亲王发大学士冯铨贪秽及其子源淮诸不法状,略谓:“明二百余年国祚,坏于忠贤,而忠贤当…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